2025年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出炉 42家企业将争夺决赛“入场券”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25年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入围企业名单于8日正式公布。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初大赛启动以来,共吸引149家企业报名,其中98家通过审核进入初赛。初赛采用网络评审方式,邀请国家大赛专家库内的创投专家和相关技术专家,重点围绕项目的科技创新性进行评审。经过激烈角逐,42家优秀创新企业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复赛。
浏览复赛名单可见,参赛项目集中展现了福州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强劲创新动能和清晰的产业布局方向。
本届复赛名单最显著的特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据绝对主导。该领域入围企业达17家,占复赛名单总数的40%以上,充分彰显了福州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深厚积淀。成长组中该领域企业多达15家,覆盖了半导体材料、核心元器件、人工智能应用、光通信、智慧行业解决方案以及前沿终端产品等全链条环节。代表性项目包括:泉镓科技的“第四代氧化镓半导体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三耀科技的“超高性能可调激光器与光模块产品在下一代光通信与AI算力网络中的产业化应用”、魔幻遨游的“沉浸式文旅智能眼镜MagicGlobe Pro”、亿鸿数字的“衣链智造-AI赋能服装制造柔性协同平台建设”、省机器人智能研究院的“仓储智库Agent”、杉好科技的“杉好管家——一站式智慧居家养老综合体”等。初创组中,数据资产管理、网络安全SaaS、跨境电商智能化等方向也崭露头角。
除信息技术外,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表现亮眼,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的发展态势: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5家企业聚焦深海养殖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智能工控系统、渔业智能检测、金属橡胶技术等硬科技;节能环保领域的5家企业技术路径多样,参赛项目涵盖牡蛎壳耕地修复、山苍子产业融合、半导体废液资源化、光催化除藻、低碳清洁养殖等;生物医药领域的项目紧扣智慧医疗、疫病检测(如合农汇创“疫目了然”)、耐高温鲍鱼及医疗结合;新材料企业展示了涉及TFT-LCD制程蚀刻液、生物基新材料、可吸收生物蛋白、金属橡胶、二氧化碳转化等前沿技术;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方向则包括非淡水制氢、光伏电站、充电桩技术、汽车自动制动系统等。
本月10日、11日,这42家入围企业将携创新项目登台复赛,展开更激烈角逐,争夺决赛“入场券”。
据悉,本次大赛奖金总额达102万元,具体设置为: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3万元,最受欢迎创新企业奖3万元,榕台融合科技创新奖、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奖各2万元,优胜奖1万元。其中,海洋科技成果创新奖为今年首次设立,旨在鼓励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福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赛为参赛企业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政策:通过市科技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大赛合作媒体,对优胜企业、团队和项目进行宣传展示,提升企业知名度,创造更多投融资机会;探索“以赛代评”机制,对参赛优秀人才给予支持,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主办方还将向兴业银行福州分行、招商银行福州分行等创业投资机构推荐大赛优胜企业,协助其办理研发贷、投联贷等融资业务,并提供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对接等服务,同时推出赛后专项辅导计划。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将为进入市复赛的企业提供免费使用工位或小型独立研发空间、洽谈室、会议室等设施,以及政策规划与申报咨询服务。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参赛项目成功晋级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可申报省科技厅创新资金项目,并获优先支持。创新资金项目采用后补助方式,补助金额为30万元至45万元。此外,还将遴选优秀项目在自创区福州片区和福州科创走廊进行转化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记者 梁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