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产业链绑得更紧了,这些领域或要发力
7月15日,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在北京举行。
澳大利亚商业理事会(BCA)首席执行官布莱克表示,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这种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为两国企业创造了合作和发展的新机会,特别是在资源、教育、农业、健康和护理以及绿色经济方面。
据悉,本次圆桌会正值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第二个十年。伴随着中澳经贸合作持续深化,中澳在乳业、钢铁、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拓宽。
布莱克表示:“澳大利亚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依赖于贸易,因此我们必须增加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机会。”
受邀参会的中国乳业巨头伊利集团高级执行总裁刘春喜在发言中则表示,澳大利亚拥有优质农牧资源,在奶牛繁育、牧场管理、乳制品研发生产等方面经验丰富,中国则拥有稳定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蓬勃发展的健康食品消费以及领先的数字化、低碳化技术应用,双方产业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
刘春喜表示,以伊利为例,伊利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始于2016年,依托澳大利亚优质的原料资源与成熟的产业体系,伊利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在原料采购、奶牛养殖、乳业技术研发、营养保健食品等领域合作日益深入,并逐步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截至目前,伊利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和贸易额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有力推动中澳供应链、产业链的合作共赢。
此次会议也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据报道,阿尔巴尼斯在访问前表示:“贸易现在正在自由流动,这对两国以及两国人民和企业都是有利的。”阿尔巴尼斯还对记者表示,中国占澳大利亚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与中国的关系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就业岗位,就这么简单。”
另据美联社15日报道,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行程为期一周,首站是中国商业中心上海,在那里,双方讨论了深化旅游合作,以及减少铁矿石开采和钢铁生产中的碳排放等议题。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10日也发表文章称,民意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认为,澳中关系是“一种需要处理好的复杂关系”。任何一届澳大利亚政府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澳大利亚本土企业去年对中国的出口额,超过了紧随其后的四大出口市场的总和。
文章称,现在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是更可信赖的贸易伙伴。这也解释了为何今年早些时候,当被问及是否会支持对中国的贸易战时,阿尔巴尼斯指出,如果澳大利亚感谢这种做法并自损本国经济,那就不合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