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福水润心沁万家——福州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实践

2025-07-17 11:52:35 来源:福州日报

夏日晚风吹过,带来难得的一丝清凉。此时,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村民林赛容拧开水龙头接水准备洗菜做饭。“以前家里的水或苦或咸,取水也不方便。现在装上自来水,水质好,水压也稳定,我们喝在嘴里甜在心里!”看着清澈的自来水流淌而出,林赛容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点滴之水,倾注民生。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巩固提升点题整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等工作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福州市水利局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持续深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小型引调水、单村供水等工程项目,不断探索完善农村供水建设管护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截至目前,福州市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达到85.1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9.21%,福清、闽清、长乐、晋安、永泰、罗源、闽侯、连江等8个县(市)区均已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受益人口达259.62万人。

引水入岛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连江县琯头镇的壶江岛,海风中,弥漫着海水的味道。

壶江岛是一座孤岛,与琅岐岛相邻,面积0.8平方公里,以其形似壶而得名。因为四周环海,岛民存在“三难”:出行难,没有桥,无车上岸;饮水难,生活物资以及饮用水的供应都要靠船运输;看病难,雾天、大风天,船无法运行。2019年,随着壶江大桥的建成通车,村民们出行难和看病难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今,随着壶江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村民们喝水难的烦恼也“了无影踪”。

“过去依赖船舶运送淡水,如遇台风等极端天气,船舶无法运输就会出现停水问题。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量大还干净。”说起过去这几十年用水的变化,壶江村党支部书记林钟鸣很有感触。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急难愁盼”,福州市水利局多次实地勘查,发现壶江大桥位于壶江岛与琅岐岛之间,直线距离不到400米,经测算,琅岐自来水厂在满足琅岐镇供水的前提下,仍有多余水量能够满足壶江村24小时供水需求,可以用琅岐自来水厂的水源来供应壶江村民的饮用水。有了通水的可能,2023年开始,福州市水利局多次组织连江县、马尾区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并拨款1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琯头镇壶江村供水工程建设。该工程于2025年1月18日进行投入通水试运行,彻底解决了壶江村村民饮用水问题,摆脱用水贵、用水难、运水不安全的窘境。

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自2003年起,福州先后实施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福州市根据“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县域为单位,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投资 95亿元,到2030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9.9%,农村供水保证率提升至97%以上,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达90%以上,供水水质达到与城镇供水卫生标准一致。

统管自建

让群众喝上“同质水”

“没想到这辈子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7月1日早上,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后面村村民孙阿姨拧开了家中的水龙头,清澈的水流进脸盆中。让孙阿姨和全村1200余人圆了几十年的“自来水梦”的“功臣”,就是福清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福清自古缺水,常年降雨量少,淡水资源匮乏。龙高半岛地区由于水源不足,大多数村庄长期存在“喝水难”“喝水差”等问题。

自来水进村虽然是百姓所盼,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进村难”的问题。福清市供水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过去的流程,通水需要由村两委征得多数村民同意后,向水务公司申请,由水务公司进行设计、施工,每户大约要收3600元,遇到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因为工程造价高,收费也更高。这导致一方面水务公司忙得团团转,另一方面村民却没有参与感、不买账,施工一旦动了村民房前屋后的菜田、围墙,阻拦施工是家常便饭的事,导致通水效率低。”

为了改变以往由水务公司单打独斗的局面,福清创新推出“统管自建”模式,在基层充分调动共治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为工作快速推进奠定最广泛的民意基础。

“所谓‘统管’,即由市级层面统一指挥建设,把好‘质量关’,通过摸底未通水农村的情况,‘一对一’制定技术导则和实施细则,确保通水工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自建’,即由镇村担当打通村口主干管至各家各户‘毛细血管’的主体,由用水户分摊村内管网建设资金,同时充分调动乡贤和村民的积极性,变‘水务公司的事’为‘每家每户自己的事’。”这名负责人说。

“统管自建”模式效果立竿见影,仅用不到一年时间,福清市全面完成100多个村的供水干管、村内管网建设,解决了历史性吃水难题。2024年1月,福清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统管自建”模式获评2023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在“统管自建”模式推动下,福清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一期一阶段龙田水厂扩建工程、188.8公里供水主管道以及2290.27公里村内管道仅用8个月完工,惠及龙高半岛6个镇152个村48万人。一期二阶段高山水厂新建工程、52.8公里供水主管道以及423.53公里村内管道仅用时7个月完工,惠及龙高半岛1个镇17个村4万人,创造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福清速度”。

三分建、七分管。“让群众喝上好水,建设是基础,管理才是关键。”福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25年6月底,福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工新建、改扩建规模化水厂30座、铺设供水管网8142.35公里,受益人口达259.62万人。先行试点的闽清县、福清市规模化水厂覆盖人口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2024年,晋安、闽侯、长乐、连江、罗源、永泰6个县区按序时进度持续推进建设工作,福清市、闽清县已完成建设,目前实施主体已与政府签订全县域统管协议,全面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接管工作。

机制创新

让群众喝上“幸福水”

“我天天早上都烧开水,比矿泉水更好喝!”闽清下祝乡渡塘村村民林阿姨高兴地说。

渡塘村位于闽清最北端,海拔高达900多米,全村965人,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前,村民们仅依赖一个老旧的水厂供水,一遇到大雨或者旱季,时常出现水很浑浊或者断水的情况。

2023年,渡塘村列入单村供水工程,实现了从喝水难到喝好水的转变。“水厂采用智慧型高效水处理系统,采用PLC自智能化控制,运行时间短效率高,可实现无人值守,且实时监控与远程操作,成功打造了建设优良管理高效运行顺畅百姓满意的单村供水模式。”闽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供水站管理房设置挡鼠板,防止水站设施设备遭受小动物破坏;将水站蓄水池检查井设置成天窗式玻璃盖板,既方便又美观……

在持续推进单村水站建设过程中,福州的“好办法”“新武器”不少,小创新不断。而积极探索农村供水数字化、智慧化管理途径,则是福州农村供水工作又一大亮点。

走进位于闽清县智慧水务调度中心,一块超大的屏幕映入眼帘。管理员袁丽军登录上农村供水数字化运行管理平台,全县24座单村水站的瞬时流量、出水浑浊度、余氯值、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等数据一目了然。“我们建立智能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净水站运行情况,减少人工成本。”闽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自来水入户后,如何让村民们接受付费用水,就成了农村供水工程能否长效运行的关键。

按照“补偿成本、分类定价、促进节水”原则,闽清县与各村签订《农村供水协议》,按照一村一议的原则定价。“村民水价定价原则按照要保持村级供水日常维护费用收支平衡,最高水价不超过发改批复的城市水价”,闽清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村的水价由乡镇人民政府指导相关村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报所在乡镇和县水利局后执行,闽清县还制定出台了水费收缴和使用制度。

在村一级宣传中,闽清还按照各村收费标准与村民签订供用水合同,再由村自选一位管水员,由水务公司负责净水站设备维修养护,村级管水员负责管网维修,抄水表、收水费等工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布局全市农村供水体系建设,到层层落实管护责任,福州市水利局在全局上谋划,从细微处推进,一大一小间,折射的是群众利益无小事、办法就在群众中的工作导向,彰显了运用改革思维破题解难的敢闯敢干精神。(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苏欣)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