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楼:大局下谋划 大势中推进
砥砺前行三十载 牢记嘱托再出发
鼓楼:大局下谋划 大势中推进
20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3820”战略工程,明确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为福州发展确立了总纲领、总方略。
30年来,鼓楼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山水城市历史性蝶变、人民生活历史性改善……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重大贡献。
西湖左海公园。
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
一组数据见证鼓楼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连跨三个千亿台阶,从1996年区划调整时的11.4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314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鼓楼区先后摘取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中国领军智慧城区、中国幸福百强区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是鼓楼综合实力历史性跨越的信心与底气。
鼓楼区着力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从1996年的2∶51∶47调整至2024年的0∶16.5∶83.5,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数字经济提质增效,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入选2025年度全省数字经济“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27家,全市第一。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建成全国首个低空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数字化平台,适飞空域覆盖率从20%提升至80%,在全省率先启动低空配送体系,分批开通100条航线,积极探索教育研学、文化旅游等10大低空业态。
创新打造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新能源科创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元宇宙产业创新基地等高能级载体,累计引进企业622家,落地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等16个平台。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首创“服务企业直通车”“一线处置”服务企业等机制,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辖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17.3万户。活化利用闽都古厝打造朱紫坊基金港,资管规模突破2000亿元,募集资本投出超300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全面提升。
福州市“低空+医疗”项目在鼓楼首飞。
山水城市历史性蝶变
7月23日,省委党校住宅区迎来新生,旧改安置房(弘德雅筑)项目在机械轰鸣声中正式破土动工。“这里计划建设7栋主要建筑,包括5栋住宅楼、1栋居民休闲活动中心和1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建五局总承包福建分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冬介绍。弘德雅筑是830余户家庭的安居期盼。三年后,一个人车分流、南北通透、凸显适老关怀的现代化小区将在鼓楼核心地段落成。
这边,旧改项目有序推进,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样”。那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走进鼓楼区诸古岭巷,柏油路干净平坦、贯通南北,两侧的绿化错落有致,墙体与人行道结合“农、林、水”片区特色,融入“二十四节气”主题浮雕,俨然成为一条绿色生态与文化底蕴兼备的景观长廊。很难想象,以前这里的路面坑坑洼洼、车辆无序停放经常拥堵。
抓住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契机,屏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多个部门,于去年完成这条通道的提升改造。因通道所处位置古称诸古岭,完工后正式命名为诸古岭巷,周边1100多户居民行走其上,舒心又安心。
近年来,鼓楼区累计实施320个旧改项目、781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完成110条背街小巷、1100余幢楼体整治,旧城更新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成绿道149公里、绿地558万平方米、街头小公园226处,获评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同时,推进冶山春秋园、屏山公园、于山北坡等系统性提升改造工程,完成高爷庙、李世甲故居等70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和89条传统街巷改造。
军门社区。
人民生活历史性改善
上个月,华大街道“老糖友”范依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三个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卫融合”管理,他的空腹血糖已经降低到正常标准,经社区医生诊断,他保持现在的饮食、运动习惯,就可以停止用药了。
去年底,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区率先开展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为辖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综合评估、诊治、随访等一站式规范化服务。
“去年10月一体化门诊正式启用,‘两慢病’患者接诊量稳步上升,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增强。”该中心主任黄晓云介绍。今年,该中心不断提升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服务内涵,将运动干预纳入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工作中,打造“体育+卫生”协同服务的新模式,越来越多的“两慢病”患者从中受益。
小朋友在大凰山社区暑期托管班学习。
对于“老糖友”范依伯来说,在家门口方便就医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而居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在鼓楼“一刻钟”内就能得到满足。
鼓楼每年近八成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每年兴办50件以上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区构建25个“一刻钟幸福圈”,因地制宜打造“幸福里”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涵盖医、养、学、托、食、行、游、购、健、情等十类幸福元素。
老人在长者食堂制作西瓜汁。
推动教育事业挺立潮头,在全省率先推出集团化办学、“空中课堂”等改革举措,新改扩建学校45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4%,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等国家级荣誉。深化集团化办医改革,建成投用鼓楼区医院,与省、市属医院结成12个医联体和60个医疗帮扶协作对子,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高标准建成76家“长者食堂·学堂”,在全国率先实现社区全覆盖,获评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记者 刘珺 通讯员 彭辉/文 记者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