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林则徐,汲取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8月28日,福建省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办。就在几天前,福州林则徐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内的固定展陈“回首家山无限情——林则徐与福州”,让参观者得以近距离触摸这位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不少游客在故居留言簿上写道:“以前只知道虎门销烟的壮举,走进这里才发现,林则徐的眼界和智慧,远比课本里讲的更深刻。”这次故居开放引发的关注热潮,恰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认识林则徐超越时代的视野与精神,及其对当下的深层启示。
世人熟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却常忽略他在销烟背后的清醒思考。1839年虎门海滩的硝烟,是林则徐基于对鸦片危害的深刻认知与对国家主权的坚定捍卫。更难得的是,销烟之后,林则徐没有陷入“天朝上国”的迷思,反而敏锐意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背后,是技术与制度的差距。他打破“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组织人手翻译西方报纸、书籍,编成《四洲志》,系统介绍世界地理、历史与科技;他还主动购买西方火炮、战船,尝试仿制西式武器,提出“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观点。这在闭关锁国百年的清代,无异于石破天惊的突破。这种的务实态度,让林则徐超越了同时代的官僚,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贡献,不仅在于销毁了237万多斤鸦片,更在于打破了封闭的认知壁垒,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思想启蒙埋下了种子。
这份跨越百年的精神价值,也始终被当代所珍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福建省任职期间,高度重视并倾力推动了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出生地等系列遗迹的修复工作。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后,多次提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习近平对林则徐精神的推崇,正是因为林则徐的一生实践中,蕴含着穿越时代的治理智慧与精神力量,而这些特质,恰是当下中国发展所需要的。
如今,在全面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林则徐身上“务实、开放、创新”的特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对待西方的态度,启示我们既要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又要以开放心态学习先进;他的改革方法,提醒我们治理要兼顾“刚性约束”与“人文关怀”;他面对困境的坚韧,更成为当下干部担当作为的精神参照。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的当代价值,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经验的理性汲取。所以,唯有全面理解历史,才能真正以史为鉴。
纪念林则徐,核心在于传承他的精神内核,并以其精神为纽带,让历史智慧服务于当下发展。在新征程上,我们传承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锚定新福建建设目标,坚定维护国家发展大局;秉持他的清廉刚正风范,筑牢干部队伍作风根基;延续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主动作为,让历史精神在新时代福建发展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历史人物的价值,从来不止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更在于其精神能与当下发展同频共振,为后世提供不竭动力。林则徐用一生诠释了“心怀家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则为我们指明了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践的路径。从福州林则徐故居的展陈中触摸历史,我们不仅是回望一位先驱的足迹,更是在汲取穿越百年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将推动我们在建设新福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既坚守初心底色,又勇于开拓创新,让英雄精神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鲜活力量”。(黄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