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秀我中国·福建文物地标|厦门鼓浪屿:世界屋檐下的东方回响

2025-08-27 11:22:57 来源:

鼓浪洞天,海上花园

方寸小岛上

“国保”建筑就有36幢

一砖一瓦皆是东西对话的密码

北纬24°26′,东经118°04′

鼓浪屿与厦门本岛仅一水之隔

19世纪四十年代

自厦门被列为通商口岸起

鼓浪屿在独特的地理环境

及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最终定格成为了

近代本土文化与世界互动的高清缩影

2017年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位列《世界遗产名录》

在这里

闽南古厝的燕尾脊与西洋穹顶

绘就错落的天际线

光阴的笔触

在小岛上勾勒出斑斓的文明画卷

有人说

鼓浪屿是“万国建筑博览会”

而八卦楼是它的目录页

翻开它

你能读到文化相融的魄力

能触摸工匠的野心

八条棱线指向八方

一座穹顶收拢世界

八卦楼始建于1907年

是鼓浪屿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建筑

占地面积近11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近5800平方米

各层都有回廊围绕大厅

楼内可见模仿闽南红砖民居

屋檐下的“水车堵”装饰带

有源自闽南近代民居的

绿色琉璃瓶栏杆装饰

大楼四端耳房外墙

是以“佛兰密斯砌法”

筑成的闽南清水红砖墙

是中西建筑融合的典型

在历史上

八卦楼曾被用作书院、战时避难所、

校舍、厦门市博物馆馆舍等等

而现在

它是几十台古老风琴的“家”

古今中西的乐章

在这幢恢弘的建筑里继续奏响

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南部

“长桥支海三千丈”

把大海藏进园林

最浪漫的“野心”莫过于此

1913年起

这一片大海多了一位

似乎来自江南的美丽邻居

月洞门成了浪涛的画框

四十四桥是卷向浪底的绸带

十二洞天里的石兽听惯了往来的汽笛

海风穿过回廊便自动押上了韵脚

钢琴声日夜与海风唱和

在这里

园林不再是供墙内玩赏的景

而是向大海敞开的怀抱

“鹿礁千倾,海天堂构”

在鼓浪屿岛内东部

中西设计碰撞出了

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美学

海天堂构建于一个世纪前

建筑群采用主次分明的中轴对称格局

两座洋楼间形成了狭长空间

引入中楼前宽阔的庭院

中楼以闽南“出龟”式门廊为基

望柱上置西式花钵

檐角下的撑拱做成展翅的凤凰

在民居建筑中极为少见

歇山顶与南洋花砖共舞

丝竹声声

和光线一同穿过彩色的玻璃窗

如今,游客们在海天堂构

还能领略木偶戏的丝线魔力

非遗遇到世遗,丝滑而美妙

在鼓浪屿的深处

有一个罕为游人所至的地方

会审公堂旧址看着颇显低调

竟也位列“国保”建筑

上世纪初

鼓浪屿作为国际社区

各国人员汇聚于此

会审公堂应运而生

它依照西方司法制度运行

处理各类涉外纠纷

见证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复杂的司法体系

时光流转

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会审公堂

被活化利用为业主居民的议事场所

延续着它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的社区功能

鼓浪屿定格过往,但从未封存

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

远非鼓浪屿的全部

闽南民居、四落大厝

红砖古瓦间藏着烟火日常

这些包罗万象的历史建筑

是见证特殊历史时期的实物资料

同时它们也以各自的方式

融入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放包容是鼓浪屿的成长底色

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未曾间断的关键基因之一

鼓浪屿

这座以中西合璧著称的世界遗产

正怀揣闽南这片土地固有的海洋文化底蕴

迎着时代大潮

向世界展现宝石般耀眼的东方智慧

  统筹:敖春磊

  策划:程立葳

  顾问:傅柒生

  专业指导:蔡松荣

  编导:陈醉

  拍摄:唐晶晶、陈谦顺

  制作:李旭鹏、郑仁杰

  福建省文物局 新华网福建频道 联合出品

  鸣谢:福建省委网信办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