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惠安 “惠女IP”解锁崇武古城特色商街活力
清晨的阳光漫过崇武古城斑驳的城墙,惠安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孙晓寅手持标志性黄斗笠,在惠女海韵街区向游客演示传统头巾的系法。“银腰链要斜挂髋部,行走时才能摇曳出独特韵律。”在他的解说中,绚丽的惠女风情也不断跃入游客镜头。
如今,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城,正以“惠女IP”为魂、石雕技艺为基,在“非遗活化”与当代消费的碰撞中,勾勒出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古城街头:“非遗活化”营造时尚消费新场景
走进崇武古城特色商业街区核心——惠女海韵休闲街区,惠女服饰体验馆鳞次栉比。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曾茹婷的工作台前,传统与现代交融——左侧是奶奶传下的手动针车,右侧是运行设计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惠女国潮学士服图纸熠熠生辉。
“传统与时尚从不是对立面。”她拿起绣着海浪纹的短衫介绍,“布料用杭州最新丝绸,衣形按现代美学优化,既保留精髓又贴合当代穿着。”如今,改良国潮惠女服饰订单已遍布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最远抵达法国巴黎。上海游客林小姐换装后的朋友圈获大量点赞。北京游客陈女士拍摄的“惠女时尚大秀”视频在社交平台流量飙升。
橘若古渡码头边,游客直播古城海景,收获满屏向往。今年“五一”,“惠女繁花胜似锦”活动暨街区开街仪式引爆人气,使其成为“外地人喜欢、本地人自豪、年轻人向往”的打卡地。为保持热度,惠安建立长效机制:每月开展“惠女+”文旅活动,“月月有主题、镇镇展风采”组织各镇轮办“4+X”活动,涵盖非遗展演、文旅市集等,非遗服饰秀、国潮巡游、“惠女×潮流”走秀等十余项活动轮番登场,为“非遗活化”注入动力。
配套升级:打造“沉浸式”便捷新体验
崇武古城特色商业街区核心区“业态丛林”已成规模:西沙湾假日酒店、美食街、崇武文化广场、惠女海韵街区、古城水关至关帝庙片区、橘若古渡码头、港关澳夜市及半月湾民宿群等点位成熟,汇聚二百余家商户,沉浸式体验馆、非遗展示点、服饰体验店、乡土美食店一应俱全。
如今获“国家地理标志”的崇武鱼卷已成古城“代言美食”,新增9家在册民宿包揽“2024惠安十大必住民宿”。 为进一步提升通达性与体验感,崇武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增763个停车位、投放300辆共享单车;6月28日开通旅游巴士专线,串联文创园公交站、青山宫、问海文创园、崇武古城景区等15个节点,畅通“最后一公里”。
崇武古城矿博馆内,50多国矿石珍品的纹理色彩,为惠安影雕提供创新素材。古城石雕工坊里,非遗传承人创新推出石制茶具、影雕挂画等生活化产品。通过直播引流、设研学基地、办技能大赛,惠安石雕吸引大批年轻人。版权登记量增长,借智能设备实现产业升级,推高海内外消费热度。
从“舌尖”到“住宿”再到“文化体验”,惠安提供更具个性与文化氛围的消费选择。
商业矩阵:让古城每块石头“讲好新故事”
多方赋能下,惠安商文旅成绩亮眼:今年上半年,旅游收入同比增13.3%,接待游客331.29万人次、同比增9.4%;“五一”接待游客75.24万人次、同比增61.84%,创历史新高;7月惠女话题霸榜泉州抖音热搜前五,获央视单日两度点赞。
亮眼成绩源于科学谋划。《崇武古城特色商业街区创建提升规划》将街区纳入整体规划,优化导览标识。推进《崇武古城保护管理办法》编制。坚持“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理念,惠安已完成下王厝、旧泉春、北家楼等8栋古城传统建筑修缮。吾野讲堂研学路线建设、枕潮声民宿运营、内环城路二期及城墙夜景提升等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引导古城祖厝宗祠修缮改造,不断深化“百家姓”文化内涵。
为保持文旅消费热度,当地持续开展“惠女+”文商旅融合活动。接连举办“惠邑食光 音漾泉城”惠安夏日狂欢消费季、“古城寻踪 惠女艺起”2025年崇武古城暑期主题月、惠安开渔旅游消费季、古城徒步等系列活动,持续做热街区经济,提升街区业态,丰富街区文化内涵。
近年来,惠安按“4+12”规划布局特色商业街区:以崇武古城、中新花园步行街、禹悦汇、雕艺文创园为“4”大引擎,按“一镇一街区、一街一特色”建“12”镇级商业网。接下来,惠安将提升街区照明,丰富夜间经济与业态,满足市民高品质需求,让街区成为民生福祉与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千年城墙的石头诉说新故事,惠女服饰的针线舞动新活力,古城姓氏的传承绽放新光彩——这正是惠安以文化为纽带,解锁商文旅融合无限可能的生动写照。(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叶冠庆 杨华 杜华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