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毕业季涌现求职“新赛道”
当前,临近毕业季,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越来越多应届生将目光投向灵活就业新赛道。在这当中,一批依托数字经济衍生的新兴职业成为毕业生“过渡优选”。游戏陪玩师、线上撰稿人、网络带货主播、直播招聘师、民宿管家……这些尚未写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灵活岗位,正成为毕业季部分大学生求职者选择的热门“新赛道”。
截至2024年底,国内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这种“短平快”的就业模式正重构年轻人的职业起跑线,亦折射出青年就业市场的无限可能。记者近日探访漳州一些新业态灵活就业者,通过他们的故事,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新兴岗位提供一些参照案例。
游戏陪玩师
虚拟战场的“情绪价值工程师”
5月14日晚上9时,25岁的陈思羽调整好环形补光灯,在隔音直播间开启当日第五单游戏陪玩服务。她的作战区配置着曲面电竞屏、RGB机械键盘及搭载心率监测功能的智能手环,后台系统实时分析着客户语音中的情绪波动值。作为零工经济中的“游戏陪玩师”,她的任务池包含《王者荣耀》巅峰赛战术陪练、《原神》剧情陪伴探索,以及为社交恐惧症玩家定制的“破冰对话”服务。每次接单后,她需同步切换四种声线频道,并根据实时胜率数据动态调整心理激励策略。
陈思羽曾是一名少儿编程教师,如今已跨界成为平台认证的“六星陪玩师”。“以前每天要应对家长和教案,现在通过游戏传递快乐反而更有成就感。”她的服务场景跨越多个维度,既包括指导大学生五排冲分,也包括陪伴中年玩家重温老游戏,订单时长从15分钟的速战局到一整晚的沉浸式剧情体验不等。
“我们这行的本质是情绪价值的搬运工。”陈思羽展示着钉钉工作台中的服务认证记录,去年她曾帮助一位抑郁症玩家重建社交信心,对方母亲特意寄来手写感谢信。她所从事的这类融合电竞技能与心理疏导能力的岗位,正在重构人们对“打游戏”的价值认知。
网络带货主播
流量战场的“多维话术操盘手”
5月13日晚上8时,27岁的林晓薇站在环形补光灯下,调试着直播手机的三轴稳定器。她的“作战区”陈列着智能提词器、实时销售数据大屏及能捕捉微表情的AI分析镜头,后台系统正监测着每秒涌入的互动弹幕。作为零工经济中的“爆款推手”,她的任务池包含凌晨珠宝专场的“沉浸式叫卖”、午间食品赛道的“吃播转化”,以及为本土鞋企定制的“工厂溯源直播”。每次开播前,她需在3小时内完成20款产品的痛点拆解,并依据大数据生成的消费者情绪热力图调整话术节奏。
林晓薇曾是商场化妆品售卖员,如今是MCN机构认证的“金牌冲锋主播”。“以前背销售指标像戴镣铐跳舞,现在对着镜头反而能释放真实感染力。”她的工作场景瞬息万变:有时化身闽南语“砍价小妹”推动家纺成交,有时切换英语推介跨境商品。
随着虚拟数字人技术接入直播间,这种既需临场应变又擅流量预判的职业,正在重塑“销售”二字的定义边界。“我们的本质是数据与人性的翻译官。”林晓薇自豪地向记者展示着抖音电商罗盘里单日GMV破百万的战绩。
线上撰稿人
数字游民的“碎片化创作”
5月15日深夜11时,26岁的翁帆玲正在书房里修改某知识付费平台的万字课程脚本,她的工作台由笔记本电脑、多屏协作器和降噪耳机构成。作为零工经济中的“数字游民”,她的任务池包含为财经博主将晦涩研报转化成“千字幽默拆解稿”、替电商直播间撰写15秒“爆款话术模板”、或为独立游戏工作室设计世界观架构等订单。每次接单后,她需在文档中同步创作进度,并依照客户颜色标记的批注意见进行“文字手术”。
翁帆玲曾是银行职员,如今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在银行时,加班是常态,情绪消耗大。现在虽然收入不稳定,但能选择喜欢的项目,还能边旅行边工作。”她的工作场景多变:有时在咖啡馆敲键盘,有时在民宿剪辑视频,客户需求从几百字的短文案到万字剧本不等。
“我就是一名高学历的‘数字灵工’。”翁帆玲坦言,选择灵活就业不仅为逃离传统职场的束缚,更因平台经济降低了接单门槛。这类岗位的兴起,反映了第三产业对创意和技术的灵活需求,也凸显了年轻群体对工作自主权的重视。
无论是陈思羽在电竞直播间编织的“次元陪伴”,林晓薇于流量战场操盘的“多维话术”,还是翁帆玲架构数字世界的“碎片化创作”,零工经济正以裂变式创新吸引着年轻人就业,它不仅是应急的“蓄水池”,更可能成为他们主动选择的“新航道”。
⊙记者 李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