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激活高质量发展“数字动能”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创未来菁英智享会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依托国产软硬件平台打开“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开展“低空竞技”为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翅膀,操作虚拟仿真机器人搭建“未来工厂”和“智慧图书馆”……历时4个月、超3万名选手参赛,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以“数”为笔、以赛为桥,通过聚智创新、示范引领,汇聚产学研用创新力量,绘制着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创新图景和美好未来。
近年来,数字技术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精心打造的品牌专业赛事,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秉承改革创新精神,遵循开放合作办赛、高规格机构执行、贴近产业应用的原则,设立了11个赛道,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激发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重要的“数字动能”。
以赛促用 激荡创新火花
4月底的榕城,数字浪潮奔涌,创新活力绽放,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多个赛道决赛竞相举行,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和数字化发展的广阔空间。
“AI时代航运新基建”“有灵魂的虚拟数字人伙伴”“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电力巡检”……人工智能赛道企业创新赛和高校创新赛决赛现场,一个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创新性的AI作品方案,涵盖医疗、交通、工业、农业、电力、法律、艺术等多个应用领域,激荡着“人工智能+”的创新火花,展现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活力。
赛道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本届赛事以“自主创新算力+自主创新赛题”为核心,贡献了一批具有原创价值与产业潜力的AI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趋势,也为构建安全可控、自主创新的AI生态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AI智助入梦,精准守护深眠……人工智能赛道(AI健康管理方向)决赛中,选手们借助AI技术的跨界赋能,以智能化、精准化、全周期管理为核心,推动睡眠健康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普及化,为大众睡眠健康贡献“数字智慧”。
“比赛赛题深度融合脑科学、神经调控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推动了睡眠障碍诊疗向智能化、精准化升级,为数字医疗提供了创新范式。”专家评审、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杨佳佳表示。
通过探索新技术、打造新场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是今年大赛的一大亮点。对农田病虫害进行低空精确喷防、无人机油田巡检保障能源安全……大赛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赛道,以“智启低空未来 护航数据安全 赋能产业腾飞”为主题,涵盖农林植保、油田巡检、应急响应实战演练等场景,吸引了全国340支队伍1357人报名参赛,通过别开生面的“低空比武”展现了低空经济的新技术和新场景,为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方案、注入了新活力。
人工智能赛道决赛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赛道决赛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以赛为桥 繁荣数字生态
赛区联动、赛题开放、多元包容、深度融合……以创新为牵引,以比赛为平台,大赛持续优化创新比赛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学、研、用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为做大做强数字生态贡献积极力量。
从北京到杭州,从长沙到广州,信创赛道以“繁荣信创生态 建设数字中国”为目标,通过覆盖全国的四大赛区联动、多维度开放式的赛题设计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为信创产业迈向“深水区”注入强劲动力。
“以赛事为平台,我们通过赛题设置和活动组织,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不同领域的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国产数字生态的繁荣发展。”信创赛道负责人叶伟华说。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智绿植物工厂一体化方案”“用中国芯去自由飞翔,让中国梦在天空绽放”“元智焕新:闽江之心元宇宙驱动城市更新”……在数字城市百景分享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代表展示分享了优秀参赛作品,呈现出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数字城市建设的勃勃生机和无限可能。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这个大平台,除了政府、企业加入,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也参与了进来,让更多的数字城市科研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我相信未来的数字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好。”参赛选手、联通(河南)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咨询规划高级经理吴睿说。
“数字技术不仅推动着智能产业的发展、民生的创业,也为我们迎来了更加自由、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赛事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表示,随着AI和前沿技术的持续提升迭代,赛事将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风向标”。
数字城市百景分享会现场。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数字城市百景分享会现场。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以赛育才 点亮数字梦想
科技梦想在这里绽放、青春激情在这里闪耀……通过以比赛为平台,大赛积极搭建数字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和“快车道”,助力点燃数字梦想。
在虚拟世界中构建“未来工厂”和“智慧图书馆”,引导机器人挑战关卡、突破重围……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通过机器人任务赛、机器人对抗赛、虚拟仿真机器人比赛的赛项设置,引导青少年学习、掌握和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吸引4513支队伍、4709名选手踊跃参赛,让广大青少年通过比赛点燃科技梦想,激发创新热情,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这个比赛,比赛让我可以和各地市的优秀选手一起交流,分享很多有趣的经验,在创新思想和能力上有很大的收获。”参赛选手、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高一学生翁慧琳表示。
用代码驱动机械臂,用算法点亮生产线……数字智造赛道搭建了模拟真实工业场景,以“全真工业场景”的竞技模式,全面检验和提升参赛选手的跨领域协作技术整合与实战应变能力。比赛内容深度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网络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设置职工组、学生组、国际组三大类别,覆盖全产业链人才,激发多元创新生态,为培育发掘新时代“数字工匠”和行业先锋提供了广阔舞台。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总决赛现场。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总决赛现场。新华网发(龚天宁 摄)
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七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已累计吸引超15万人次参赛,通过以赛聚智、以赛促用、以赛育才、以赛为桥,为点亮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数字力量”。
“未来,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将持续打造融合生态集聚、开源创新、技术转化、人才培育、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品牌赛事平台,夯实数字技术基础,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助力数字产业发展。”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刘默涵 龚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