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初如何实现一体衔接? 福州这场教研活动藏着“生动密码”
5月9日,福州市鼓楼区“一核多区 全域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活动第二十二场暨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鼓楼区教工幼儿园集团联合共同体活动举行。新华网发(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图)
新华网福州5月10日电(蒋巧玲)5月9日,福州市鼓楼区“一核多区 全域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活动第二十二场暨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鼓楼区教工幼儿园集团联合共同体活动举行。本次活动旨在以贯通式培养赋能创新人才,探索幼小初衔接的实践生态。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活动中,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与鼓楼区教工幼儿园集团依托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展示幼小、初小“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的育人链条。活动设置了集团互动晨会“我们一起揭皇榜”、初小衔接专场课程展示与研讨、幼小衔接专场课程展示与研讨三个部分内容。
许妍老师执教六年级《学弈》一课,深度融合教育新理念,从核心素养出发,借文言学习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新华网发(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图)
当天,一场趣味数学“揭皇榜”拉开了活动序幕。这是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持续开展的一项数学讲题活动。同学们化身“小先生”展开思维碰撞,在讲题过程中锻炼语言组织与临场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们还与AI对话,借助AI进行判断与思辨,在能动课堂中实现思维进阶、成长接力。
初小衔接专场聚焦学段壁垒的突破与核心素养的贯通培养,通过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阶梯式衔接课程设计,构建起贯通式教学新范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小学课堂中前瞻性融入初中知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打造“知识螺旋上升、能力逐级进阶”的成长链。
活动中,韩松平老师执教五年级《图形的运动三——旋转》一课,通过“旋转”这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同时融入初中题目挑战与科技成就案例,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们实现跨学段衔接。郑晗晔老师执教五年级《蜡烛的变化》一课,创设“燃烛探秘”的真实探究情境,聚焦科学思维和证据意识的培育,引导学生通过“现象观察—证据收集—推理分析”的完整链条,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
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实验,探寻“蜡烛的秘密”。新华网发(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图)
幼小衔接专场是集团共同体活动中首次在幼儿园开课的实践探索。该专场以“生活化启蒙、游戏化进阶”为核心理念,从游戏场到思维场,架设起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科学启蒙成长阶梯。活动中,一场场趣味课堂将抽象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童趣实验,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幼小衔接专场课程让幼儿在玩中学,自然搭建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探究的桥梁。新华网发(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图)
例如,蔡圆圆老师执教的幼儿园《有趣的虹吸运水》课堂,采用“步骤解析+互动讨论”模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虹吸运水的操作步骤,在反复实践、对比观察中发现操作要点,助力幼儿在玩中学,养成不怕失败、坚持尝试的科学探究精神。潘杨逸老师执教一年级《盐和糖哪儿去了》一课,创设“浣熊洗糖”趣味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揭秘溶解现象,培养幼儿描述、猜想、推理的科学思维。
本次活动是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与鼓楼区教工幼儿园集团打破学段壁垒、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次生动实践。利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集团化办学优势,两集团将以课程衔接为基、以素养进阶为脉、以创新育人为魂,持续构建幼小初衔接一体的育人生态。
图为教研活动现场。新华网发(鼓楼第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