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委会副理事长施水成到武夷山职业学院开展主题讲座
为深化教育理念革新,探索新时代育人路径,4月2日,武夷山职业学院邀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委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思政司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高校党建培训专家施水成在循理楼一楼阶梯教室举行《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主题讲座。校领导陈发彬、李立泉、李万兴、罗莹、游秀英出席,二层及以上领导与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党员教职工参加。讲座由校党委书记陈发彬主持。
讲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展开,与在座教师们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的崇高使命与责任,以及如何通过党建工作引领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施水成指出,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显著增长,更在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不仅彰显了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社会对多元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
施水成通过分享多个成功的党建品牌案例说明创建党建品牌对于提升民办高校党建水平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党建引领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他表示,民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智力支持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同时,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措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讲座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礼义发表感言。他认为,身为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更应把所学的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们不断成长。
陈发彬书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讲座不仅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更通过实际案例为在座教师打开了育人新视野,搭建起“知”与“行”的桥梁。他希望教师们能够结合武夷山当地资源,开展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同时强调班主任、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深度接触的中坚力量,要做到与家庭对话,与孩子交心,用心教育、爱护学生。
讲座前后,施水成还在党委书记陈发彬、副校长李万兴、校长助理游秀英及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我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楼、实训室和学生活动场所。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此次讲座施水成以自身的教育经历为路线,详细阐述了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相信我校教职工定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努力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四有”好老师。(胡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