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锻打”到数据驱动,走进德阳罗江的“智造”之路 |2025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
9月16日,“绿色新能源·智造新未来——2025全国主流记者德阳行”活动走进德阳市罗江区,探访中国装备科技城德阳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产业成果。
智能制造赋能
精密零部件引领行业创新
机械臂精准操作、智能控制平台高效协同、海量数据实时上传云端……走进位于罗江经开区金山工业园区的德阳上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上川科技”)生产车间,只见众多智能化设备正高速运转。
记者现场了解到,上川科技前身为上海意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2018年建成投产,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发动机、悬架、变速箱、新能源、医疗、仪器仪表等高精密零部件的设计过程开发与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据德阳上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范静介绍,上川科技现有300多台进口精密加工设备,配置机械手臂自动加工工作站、自动打磨工作站、自动视觉检测工作站。建立无尘检测车间、恒温加工车间、防震车间以及配置ERP和MES管理系统,为高精密智能化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撑。
上川科技自动打磨设备
范静向记者演示了电磁阀壳体的加工流程:只需在终端电脑上创建任务并启动,设备便会自动调用预存或设定的零件数据,完成从加工、研磨、清洗到装箱的全过程。所有生产数据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采集并生成报告,传输至公司服务器。“每只阀体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代码与完整数据包。”范静补充道。
目前,上川科技已获得国家专利16项,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产品覆盖德系、美系、日系以及国内主流自主汽车品牌,并与国际顶级汽车配件商:博格华纳、NACHI、博世等深度合作。
光电新材料突破
打造车载显示新高地
在几公里外的四川虹基光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虹基光玻”),生产车间从原料进料到产品下线再到订单出货,全流程高度智能化、数字化。
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从事车载显示器件、电子元器件、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作为西南地区车载显示领域头部企业,高工艺标准及技术拥有领先优势。据负责人介绍,虹基光玻生产车间属于离散型智能制造产线,能匹配多款产品同时生产,覆盖2D、3D、单屏、双联屏、三联屏等多种产品品类。
据了解,虹基光玻的超低反镀膜技术,可以实现小于0.3%的反射率,显著提升显示清晰度。除此之外,虹基光玻还拥有木纹镭雕工艺、微粒径纳米AG膜层、无边贴合技术、喷涂镭雕工艺等核心技术“护城河”,筑牢企业发展根基。目前虹基光玻已成功进入奔驰、吉利等汽车终端白名单,与法国佛吉亚、美国伟世通、韩国TOVIS、友达、京东方、惠科等厂商达成合作共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品牌汽车终端。
虹基光玻开发成果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现拥有核心技术团队5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并聘请了8名外部专家,搭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主导实施高端车载3D盖板玻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虹基光玻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虹基光玻计划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新品开发力度,重点布局像HUD、激光导航雷达、木纹显示等产品,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推动智能座舱行业发展”。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许雨珂 胡旭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