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高山白茶”亮相杭州国际茶博会并发布品质分析报告
5月2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活动现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举办柘荣高山白茶专场推介和品质分析报告发布会。
柘荣县地处“闽浙咽喉”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北纬27度、平均海拔660米的闽东北山区的黄金产茶带。近年来,柘荣县通过对种、产、销等环节的全面发力和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补链条夯基础,着力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2024年,柘荣高山白茶以35.14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0榜单,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柘荣是中国传统茶叶产区重要组成部分和白茶、绿茶、红茶、茉莉花茶的优势产业基地。2000多毫米的充沛雨量,71%的森林覆盖率,98%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气温较其他白茶产区平均低3-4℃,昼夜温度差大,空气清寒,使得茶叶生长缓慢、成叶周期长、内涵物质丰富,加上99座千米高山的天然蕴育,60多万亩富含锌硒的纯净土壤,成就了柘荣茶叶的高品质,吸引全国百强茶企张一元、吴裕泰等国内大型茶企入驻,成为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等10多家国家知名新茶饮企业产业供应端。2024年,柘荣茶园总面积达7.3万亩,总产量7853吨,其中白茶产量5118吨,位居福建省第四,实现税收收入1420万元,比增5.4%,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大关,尽显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2021年11月柘荣县成功申创“柘荣高山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积极构建以茶叶为主导的“2+N”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坚持以“柘荣高山白茶”公共品牌建设为重点引领,以茶产业生态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数字化为方向,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狠抓质量管控、品牌推介、标准建设、基础提升、龙头培育、茶文旅融合发展等环节,加上种植管理上推行“有机+”模式(如有机生态、有机野放、有机单株、高山野放等等),有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柘荣县16家茶企亮相杭州国际茶博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翁蔚对柘荣高山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的代表性典型茶样,从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矿物元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解读了研究报告。
其中理化成分含量分析——水浸出物:↑4.8%~13.1%游离氨基酸:↑3.7%~55%(香气前体物质,苯丙氨酸积累有助于产生花果香)茶氨酸:↑19.1%~71.4%(鲜爽、增强香气感知)咖啡碱:↓15.6%~42.9%(苦味)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银针、牡丹和寿眉含量高低不一,总体相当。
香气成分含量分析——白茶样中共分析得42种挥发性化合物,醇类(芳樟醇、香叶醇)种类丰富,有19个,含量也高,占78.95%~89.86%,是香气的核心贡献者。其余还有醛类(7个)、酮类(6个)、烯类、杂环类和酯类等。不同等级的柘荣高山白茶均表现出花香和甜香,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具有百合、铃兰花香的芳樟醇和具玫瑰甜香的香叶醇含量较高,所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花香、甜香更强。寿眉中具清凉感的水杨酸甲酯和具清甜花香的氧化芳樟醇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其清甜香更显。
柘荣县有着优异的茶园环境
柘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生态环境到车间生产,从传统工艺到精深加工,从茶青交易到终端销售,从在地文化到科技赋能,柘荣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价值、文化底蕴、产业智慧为一体,将走出一条“好山场”“好工艺”“好赛道”的“三好”融合转型升级之路。
据悉,本次展会柘荣高山白茶企业共有16家参展。参展企业纷纷表示,杭州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辐射功能强大,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将进一步打响“柘荣高山白茶”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