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岚台合作结出“黄金果”

2025-09-15 10:17:47 来源:福建日报

台农苏文桢(中)和种植户们在分拣黄金百香果。 本报通讯员 江信恒 摄

9月的平潭,暑气渐消,海风里多了几分让人垂涎的甜润,那是台湾黄金百香果成熟的气息。记者走进平潭君山片区大坪村的果园,藤蔓顺着支架蜿蜒,一颗颗金黄的果实藏在绿叶间。

台农刘任兴俯身摘下一颗,指尖刚撕开薄脆的果皮,晶莹的汁水便顺着指缝滴落,酸甜交织的果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你尝尝,今年我们一共种植了50亩百香果,品质非常好,甜度比去年还高!”刘任兴把刚摘的百香果递给记者。

三年前刘任兴带着黄金百香果种苗登岛时,心里还有几分忐忑:平潭的水土能种出地道的台湾味道吗?

这份顾虑在当年试种后便烟消云散。“第一年亩产就接近3000斤,果子还没运出果园,就被抢购一空。”谈起当时的热闹场景,刘任兴开心地说,“平潭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台湾南部很像,加上独特的沙质土壤,简直是百香果的‘宜居地’。”

好品质引来回头客,大坪村村民曾台斌就是其中一位。每年百香果采收季一到,他总会准时来园里采购。“这果子甜得地道,果肉又多又嫩,在外工作的家人总念叨这口,每次都让我多带点过去。”曾台斌一边说着,一边挑拣着果实。

在平潭,种下“黄金果”的不只大坪村。从2021年开始,台农苏文桢便带着多个台湾优质水果种苗在平潭苏平片区的友谊村试种。通过对不同种苗的生长表现对比,选出了在收成与品质上都格外拔尖的“钦蜜9号”台湾黄金百香果。

为了让品种更适配平潭的环境,苏文桢还试着将台湾“钦蜜9号”与本地品种嫁接培育出全新品种“闽台1号”。“新品种不光品相好、甜度高,还特别耐得住平潭的高温和大风。”苏文桢介绍,去年首次实现规模化种植,采收期就长达7个月,亩产约4000斤,亩产值突破4万元。

如今越来越多平潭人投身台湾黄金百香果的种植。大坪村的李元钊就是最早“尝鲜”的农户之一。在他30多亩的果园里,记者看到藤蔓下挂满了沉甸甸的“金疙瘩”。分拣果实时,他算起了收益账:“种百香果比种传统作物划算多了,今年预估一亩能赚上万元,翻了好几倍!明年我打算扩种。”

林海燕也是种植“黄金果”队伍中的一员。看好黄金百香果的市场前景,她便一头扎进果园,从翻土整畦、搭架引藤,到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一步步跟着学、慢慢练,如今已经熟练掌握了全套种植技术。

“今年我和苏文桢合作,在友谊村和山利村一口气种了200余亩台湾黄金百香果,同时采购了AI智能分拣等设备,提高分拣效率和果实分级精度,让每颗百香果都能以更好的品相走向市场。”林海燕说。

台湾黄金百香果的种植面积在平潭不断扩大,君山片区大坪村、苏平片区友谊村、海坛片区上楼村,以及金井片区的山利村、东崑村和大厝基村等都有农户种植,种植面积从十几亩至百余亩不等,平均亩产2000斤至3000斤。

与此同时,不少种植团队也开始琢磨起拓展产业链、提高百香果附加值的新路子。“我们计划再投入300万元,用于购置加工生产设备,把百香果加工成果酱、果汁、果脯,既能卖鲜果,也能变成耐储存的特色产品,让更多村民受益。”苏文桢说。(见习记者 刘宇捷 通讯员 丁云 陈梦菲)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