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采纳市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数字化惠民见实效
数字赋能 民生提质
福州采纳市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数字化惠民见实效
从普通公路的智慧升级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重生,从垃圾分类的智能管理到智慧社区的便捷服务……今年以来,福州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市人大代表的建议,让数字福州的建设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在灰炉新苑小区,住户用垃圾分类的积分兑换商品。
公路数字化转型
让出行更安全
“G228线智慧服务区现在真是大变样了!”经常往返福州沿海地区的货车司机陈师傅感叹,“智能预警系统会提前提醒前方路况,司机休息时还能实时查看天气和交通情况,安全多了。”
这一变化源于市人大代表余敏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普通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成效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该建议,目前已指导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建成“福州市公路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涵盖公路应急调度指挥、公路养护车载视频调用、公路养护事件报送等模块。
“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公路资产数字化管理,已组织开展全市普通公路资产普查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代表建议时表示,通过布设智能预警单元、智能预警屏等设施,普通公路平交路口的通行效率得到提升;借助高清摄像机、毫米波雷达、AI边缘计算等设备,智慧隧道管控系统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控预警。
最令人期待的是,福州综合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预计年内完成建设。该中心通过对公路、交警、气象等资源的整合,构建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
数字赋能文旅
让历史“活”起来
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屏幕上立刻显现出古厝的历史影像和介绍。这一沉浸式体验得益于市人大代表俞柳英提出的《关于通过数字赋能传统文旅的建议》。
“我们积极运用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市文旅局在回复代表建议时介绍,已将三坊七巷严复故居、阳岐严复祖居、严复墓等文物进行VR数字展示,推出严复系列文物VR云游,并对乌塔进行VR全景展示。
2025年元旦,三坊七巷元宇宙景区首次亮相,推出以元宇宙技术为特色的AR游览路线,通过设置多个AR打卡体验点位,打造兼具互动性、科技感的沉浸体验。国潮沉浸剧场《唐朝诡事录·西行》创新应用全球先进的LBE全感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采用“实景+VR”的体验方式,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盛唐风情。
春节期间,《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为游客带来福建特色的海洋文化数字光影互动体验。三坊七巷“临界线·线下沉浸式互动体验馆”人气火爆,游客戴上VR设备即可体验穿梭次元之间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方面,三坊七巷小程序票务终端系统已同步打通多个平台,并对接抖音、携程、同程及飞猪等票务销售渠道,构建集“文旅服务”“市场推广”“综合数据”等多要素于一体的平台。
垃圾分类智能化
让环保更精准
每天早晨,鼓楼区东大社区灰炉新苑小区的李阿姨都会将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投放到智能垃圾屋。“正确分类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还能兑换商品和服务,很方便!”李阿姨说。
这一变化源自市人大代表陈长钦提出的《关于做好数字化管理垃圾分类的建议》。市城管委积极落实建议内容,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
“我们目前已基本建成并投用‘福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其中搭建了垃圾分类智慧管理板块。”市城管委在回复代表建议时表示,平台将前端分类屋(亭)监控探头、中端分类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和后端各类处置厂监控统一纳入管理,实现实时线上监管。
记者了解到,这个平台前端——比如鼓楼区打造的“区—街道—社区”三级远程督导监管平台,已经启用,监控探头可实现远程喊话、AI智能识别分类督导员红马甲打卡,实时监督分类督导员在岗情况。
最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是垃圾分类积分管理。目前城区已有786个小区试点推行,配建了100台积分柜和7座积分驿站,注册用户45592人,累计兑换积分达到4754万分。“通过人脸认证注册,按户进行分类积分,正确分类投放可获得积分,混投、误时投放等则会扣分,积分可兑换商品与家政服务。”市城管委工作人员介绍。
下一步,福州还计划在城区再建设100座积分驿站,对分类设施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在全市范围推行垃圾分类积分管理。今年试点在鼓楼区建设10座集可回收物回收、智能投放、积分兑换、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垃圾分类智慧综合体。
智慧社区建设
让服务更便捷
采纳林银心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新型智慧社区建设的建议》,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数据管理局、数字福州集团等部门,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其中,数字城管平台借助多种先进手段,提升对社区问题的精准发现能力,以单元责任网格作为基本管理区域,对相关数据进行高效采集、核查,实时发现社区街道存在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问题,保证城市管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
在服务方面,“e福州”App上线“睦邻e生活”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线上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水气网缴费等服务,不断拓展“e福州”自助便民服务终端功能,逐步构建便民生活圈。
“我们正在探索构筑数据回流通道,推进治理数据有效沉淀。积极谋划推动省直数据回流和‘基层数据一张表’等项目,致力破解基层报表数量多、重复提报多、采集渠道多等突出问题。”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在回复代表建议时介绍。
据悉,福州还将进一步完善与老年人、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的移动应用改造,优化现有的“养老服务”和“家政服务”两项便民服务应用,为居家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药品配送、餐饮外卖、家政服务预约等服务。(记者 李晖/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