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激发消费新活力 勾勒民生幸福新图景
东南网8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刘彦玫)中山路骑楼群下,百年老街焕发新光彩;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新人定格下浪漫与文化交织的幸福瞬间……
厦门坚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提振消费作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精准施策回应群众期待,推动消费提振与民生需求的双向奔赴,勾勒出清晰的民生幸福新图景。
8月22日至24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厦门,20多家中央媒体及省市主要媒体围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题,采访厦门“十四五”期间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显著成就和经验做法。
创新文旅新业态打造消费“新场景”
当千年闽南文脉与现代创新手法相互交融,当婚姻登记遇上“甜蜜经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年来,厦门不断创新文旅新业态,以创新思维激活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可赏、可感、可触的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呷饱未?”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简称“屿见闽南”)景区的酣歌巷话仙学堂,游客刘女士和孩子正在学习闽南语。在这里,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影音互动、文字游戏等新颖形式学习闽南语。身处景区内的四海庭,中央的天井亮起璀璨灯光,闽南歌谣的旋律在空中回荡,沉浸式舞台剧《千年回响》正在上演,现场借助环境交互、全息投影等技术,让苏颂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让观众与历史人物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屿见闽南”是全球首个闽南文化主题景区,还原了“宋韵闽南”“海丝闽南”“烟火闽南”“南洋闽南”生活场景,精选83项非遗技艺深度植入建筑、演艺与互动体验中,让闽南文化元素从抽象符号转化为实体场景,为游客打造多重沉浸式闽南幻境空间。截至8月19日,这一沉浸式文化体验新模式带动景区综合消费超4500万元。
迎着海风,乘着渡船,携手到浪漫的鼓浪屿上登记结婚,在万国建筑的风情画卷中许下相守一生的诺言……23日上午,在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来自黑龙江的王先生和来自云南的张女士刚领完结婚证,在二楼的鼓浪屿街巷场景打卡留念。张女士说:“在这里领证非常浪漫,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回忆!”
鼓浪屿婚姻登记中心于6月16日正式启用,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全球通办”婚姻登记场所,这背后是厦门聚焦“甜蜜经济”的创新实践。一方面,着力培育婚庆消费新场景,挖掘特色闽南婚庆文化,增强鼓浪屿全岛婚恋氛围营造;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世界文化遗产和音乐岛的已有文旅资源,打造“爱情地标”,为国内外旅客留下终生难忘的“幸福起点”甜蜜记忆。
厦门市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大文旅产品供给,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能。据悉,今年上半年厦门共接待游客6376.1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5%;游客总花费923.42亿元,同比增长14.02%。
百年骑楼焕新生激活消费“新引擎”
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岁月印记,骑楼廊柱下涌动着现代活力,在中山路,这片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正以全新姿态焕发新生。
漫步百年骑楼旁,只需将手机对准骑楼,AR技术就能让你“看见”20世纪30年代的老厦门;在元宇宙数字街区,戴上AR眼镜,南洋侨批邮路的辉煌历程跃然眼前。街巷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历史可感受……如今的中山路骑楼街区,既留存着“闽南味、侨乡韵、海洋风”的历史肌理,又涌动着数字消费、文化体验的现代浪潮,成为激活城市消费潜能的生动注脚。“太神奇了!”在奇幻科技月活动现场,机器人、机器狗表演精彩纷呈,引得市民游客纷纷拍手叫好。近年来,中山路业态场景持续创新,推动业态体验化+场景沉浸化,让街区变秀场、成舞台,一年12大主题70项年度重点活动,融合“艺术、科技、创意”等现代元素,涵盖国家级文旅交流、科创与数字街区建设、影视艺术盛会。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爆点、全年有热度,让广大市民游客体验式解锁中山路的新玩法,沉浸式感受百年街区的独特魅力。
消费,既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为激发街区消费潜力,中山路今年以来成功举办8场大型促消费活动,涵盖老字号节、文创市集、促销活动发布等多元主题,有效带动街区人气和消费热潮。今年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新消费业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9.2%,直播电商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5%。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住美好生活“新图景”
23日,深田社区连心园内洋溢着欢声笑语,“爱邻服务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义诊台前人头攒动,老人们排队等待检查;免费配钥匙摊位上,居民们有序排队等待;志愿者们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为居民们送上解暑绿豆汤……一幅邻里间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映入眼帘,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住在这样的社区,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67岁居民苏艺能笑着说,居住在深田社区,菜市场整洁明亮果蔬新鲜,步行5分钟就到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非常便捷。据介绍,在深田社区的一刻钟生活圈内,各类业态商铺近2000家,业态丰富,配套齐全,街区内随处可见大众餐饮店、早餐店、便利店。同时,该社区依托近邻文化,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为商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深田社区是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之一。在社区内,近10处服务空间得到改造提升,涵盖近邻会客厅、近邻驿站等,形成了一个集助老、托幼、文化、医疗于一体的民生服务网络。
在莲兴社区,社区的自习室已成为许多孩子放学后的第二学习空间。莲兴社区党委副书记杜莹莹介绍:“莲兴社区构建起‘儿童发展支持 +老年终身教育’的一刻钟全龄教育生态圈,精准覆盖居民学习需求。同时,打造了宣讲室、阅览室、健身区、防灾减灾科普体验馆、VR科普安全站等教学空间。”“近年来,厦门市持续加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各社区亮点频出。前不久,商务部公示的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评审结果,厦门榜上有名。”厦门市商务局流通处工作人员林文坚表示。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厦门先后确定了4批共6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便民生活圈内共服务社区居民超98万人,生活圈内商业网点21247个,形成“试点先行、标准引领、全域提质”的厦门经验,为全国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
每一项举措都紧扣民生期待,每一次突破都呼应群众向往。消费提振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不仅让城市消费活力持续迸发,更让民生幸福的轮廓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