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厦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将大幅扩充

2025-08-21 10:04:57 来源:海峡导报

东南网8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应对学龄人口规模和结构改变,厦门将探索形成教育资源跨学段、跨区域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机制,推动初中阶段平稳度峰、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幅扩充,基础教育学位总体供需平衡。

昨天,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吴雪慧做客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围绕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有效增加学位供给话题,详细介绍厦门市应对学龄人口结构变化的系列举措。

据介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厦门市学龄人口呈现“梯次推移、错位达峰”“峰度较高、骤增骤减”的特点,尤其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将持续上升。为此,“十五五”期间(2026年至2030年),厦门将全面健全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前瞻性布局基础教育资源。

合理规划布局中小学、幼儿园,探索形成教育资源跨学段、跨区域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机制,有效整合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推动初中阶段平稳度峰、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幅扩充,基础教育学位总体供需平衡。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基础教育体制创新、师资配置优化、办学标准提升等配套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2020年至2025年),厦门可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2万个,较“十三五”期间翻一番。

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对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通过增加班生额、改造功能教室等方式,在原有设计规模基础上挖潜扩容以应对就学高峰,为远期生源回落预留接口;

密切监测学龄人口数据变化,滚动调整项目建设规模和计划,实施“分批分期、量需而建”策略,精准应对生源波动,避免过度超前建设;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利用学龄人口梯次推移特征进行不同学段间教育资源贯通共享,鼓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完中学校;

未来总生源减少,可通过调整校舍功能布局,释放空间资源用于拓展特色课程和活动,发展小班化教学。若确实出现区域性的生源持续显著下降,将优先通过撤并小规模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等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腾退出的校舍将用于发展学前教育(托幼)、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或其它公益事业。

应对生源“骤增骤减”带来的挑战,厦门正着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师资队伍发展体系。

一是实行分学段差异化的控编机制,时调整教师招聘需求;二是实施分学段的教师遴选计划,从生源减少的学段遴选符合任职条件且优秀的教师到更高学段任教;三是建立区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并鼓励教师考取多学科教师资格证等。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