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开启
即日起至9月12日,2025年度“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开启。相关市场主体可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培育平台进行自主申报,经审核认定后即可获得“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称号,并享受精准帮扶政策。“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申报、认定,不向个体工商户收取任何费用。
经营者为失信被执行人不得申报
据了解,申报采取部门推荐与自主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由商务、文旅、农业农村、住建、退役军人事务士兵等有关政府部门推荐,相关部门征得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本人同意后,将推荐信息报所在地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被推荐个体工商户同时通过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https://www.gtgsh.com/)中全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平台地方申报窗口进行申报(电脑端和手机端均可操作)。
根据相关政策,市场监管部门将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按照存续时间、经营状况、纳税情况、雇员人数等指标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原则上从“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中认定,部门推荐认定的“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可以不受此限。对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适当放宽分类来源。
个体工商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或者推荐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一是申报或推荐之日前2年内,有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罚款及以上行政处罚信息,尚未完成信用修复的;二是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
四大类申报条件各有不同
我市明确鼓励符合以下条件的个体工商户申报对应类型的“名特优新”称号。
其中,鼓励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积极申报“知名”个体工商户:一是经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二是个体工商户自营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曾获县(市)级及以上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荣誉、奖项;三是拥有较高辨识度、显著性、标志性的经营字号或注册商标(个体工商户申请或经营者个人申请的商标均可),该商标注册类别与经营范围相关联;四是在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或在相关网络平台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或知名度;五是在“小个专”党建方面获得过荣誉等。
鼓励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积极申报“特色”个体工商户:一是个体工商户或其经营者是县级以上地理标志授权使用人且从事的经营项目与授权的地理标志相关的;二是从事本县(市、区)范围内特色产业、农业品牌等行业,持有或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或具有一定行业引领作用的;三是以本地传统手工艺、家传手艺开展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且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
鼓励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积极申报“优质”个体工商户:一是执着坚守、诚信经营,本区域成立超过5年且有纳税额的,纳税额在本县个体工商户中排前列的;二是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非遗工坊,非遗大师工作室,或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县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三是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曾获二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市级及以上技能人才荣誉,或入选市级及以上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并实际从事关联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拥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实际从事关联行业的;四是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的;五是个体工商户拥有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老字号”的;六是为地方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2年以上的。
鼓励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个体工商户积极申报“新兴”个体工商户:一是率先从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在当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周边群众致富的;二是依托互联网从事经营活动如网络创作、自媒体、直播带货、远程服务等业态,在相关平台的美誉度高、粉丝量或用户数量大,守法诚信经营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三是个体工商户或其经营者拥有与其经营范围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拥有用于高技术研发的专业设备的。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评选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工作部门表彰的优秀个体工商户,满足基础标准的,优先认定。
支持“名特优新”转型为企业
据悉,“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内,“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应当通过培育平台,于每年7月底前完成信息报告。认定部门应当审核信息报告,并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是否继续符合分型和分类基础标准进行确认。
在分类有效期的最后一年,由认定部门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有效期延长3年:一是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缴税、吸纳就业等指标3年内有明显增长的;二是3年内获得过县级以上政府表彰奖励的;三是由认定时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提升为“发展型”个体工商户,或者由“生存型”个体工商户提升为“成长型”个体工商户的;四是推荐认定的个体工商户,经推荐部门同意的。
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优化登记服务、提供金融支持、强化权益保障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帮扶政策支持。帮扶政策包括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登记”的方式转型为企业,转型后企业可以延续使用原个体工商户的开业日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研发“名特优新”贷等专属金融服务产品,推广随借随还贷款模式,鼓励银行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减免相关费用;将个体工商户纳入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服务范围,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免费专家咨询和帮扶服务;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流量支持、合规指导等服务措施,督促平台企业优化协议规则,鼓励平台企业加大对平台内新入驻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法律服务机构为需要维权救济的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公证、调解、仲裁等法律服务。(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云青 通讯员 苏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