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长乐区)全面推进深度融合 释放“1+1>2”的改革倍增效应
“1+1>2”,这个不等式看似违背基本数学常识,却在福州新区(长乐区)真实地发生。“两区”融合推进以来,福州新区(长乐区)发扬“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精神,通过干部队伍一体化管理、发展规划协同衔接、重大项目联合攻坚,在党员干部中持续掀起“学榜样、促实干、勇争先”的热潮。全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出台“魅力海滨”等实施文件,探索“产业飞地”园区合作……“热气腾腾”的比学赶超图景彰显“1+1>2”的改革倍增效应。
实干实效回应关切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省委、市委高度重视福州新区发展,如何回应关注关切?唯有提振精气神、奋力赶超干。
“两区”融合后,福州新区(长乐区)提出,要以更大力度保障民生福祉,首占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七级职员林焘为此感到振奋。他参与的上洋片区安置房一期项目计划本月完成选房回迁,二期征迁也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对他而言,忙碌已成为常态,“我们不敢有丝毫放松”。
首占镇人大主席候选人周进金说,与一期相比,二期的征迁难度大了不少,不仅面积更大,而且情况复杂,尤其涉及的祖厅就有50多座,且不说有的本身就存在纠纷,正在协调的祖厅有的甚至涉及数百户村民,协调难度可想而知,“即使这样,我们的干部也勇敢克服畏难情绪,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不管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能约得到村民,就会上门做工作”。
他们为何选择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知道首占营前片区的破旧立新势在必行。以前的上洋村,灰矮的民房连成片,房屋之间是一条条逼仄的过道。村民们说,许多房屋年久失修,主筋外露,墙体开裂,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该村地面水平标高低于新区路面标高,积水常常不能正常排出,汛期频繁内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整洁靓丽的洋厦嘉园、洋厦馨居就是未来村民们的安居之所。记者看到,小区不仅品质可媲美周边商品房,还特别设置邻里中心、养老中心、幼儿园等,既保留了村民议事传统,又完善了功能设施。
这些日子,上洋村党总支书记黄冰除了操心征迁扫尾工作,还四处取经问道,“村民住进楼房,村子变成社区,我们的工作也要相应调整,让村民们尽快适应物业管理等新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积极收集大家的诉求,尽力协调解决,让村民们生活更舒心”。
在一众党员干部的努力下,上洋村内,新城的活力值与古街的烟火气交织成画,让村民们可以“记得住乡愁、触得到繁华”。
压力传导奋起直追
近日,福州新区(长乐区)上半年工作会议召开,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不足,将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一位领导干部。会议传导的是压力,更是动力。万物向阳的时节,福州新区(长乐区)党员干部马不停蹄进企业、抓项目,问需求、解难题,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项目在一线推进、工作在一线落实。
今年,长乐区发改局牵头开展长乐区项目建设提速攻坚行动,年度计划投资546亿元。其中,产业开工攻坚项目72个,基础设施和民生开工项目45个,竣工项目47个,在建提速项目59个。
行动目标清晰,如何实现提速?关键在于突破瓶颈。具体来说,就是要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制约项目落地的瓶颈问题。在这方面,长乐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杨仕杰经验丰富。
兴业银行金融科技产业园是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也是兴业银行布局在福建的核心科技基础设施,拟建设以金融科技研发为主,涵盖数据总控中心ECC、培训中心、客服中心、作业中心的多功能一体化综合园区,总投资24.35亿元,2024年9月动建,计划2026年11月竣工。
杨仕杰在调研时发现,该项目进度滞后,深入了解后明白,原来是项目推进过程中,场地内工程建设总包单位和砂石土外运两方不同单位在施工配合中不合理,导致场地内砂石土外运进度严重滞后于合同约定进度,进而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度。清楚个中缘由后,杨仕杰主动对接项目业主兴业银行、工程建设总包单位和砂石土外运单位,精确掌握各方需求后,向上级汇报,提请协调,顺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赶上落下的建设进度,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兴业银行金融科技产业园砂石土外运问题的解决是2025年长乐区项目建设提速攻坚行动的生动注脚。“我们按照区发改局领导强化问题协调、坚持问题导向的建议,实行重点项目问题‘清零’机制,对重点项目逐项梳理,系统性分析研判,按照建设计划清、形象进度清、存在症结清的‘三清’标准,认真梳理、提前预判、精准掌握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和困难,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杨仕杰说。
破除藩篱激发活力
“两区”融合还在于打破藩篱,精准定位发展“梗阻”,紧密配合,创新制度,激活发展动能。
今年,福建恒冠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在临空经济区竞得一处工业用地,规划建设智能化纺织新材料生产线,总投资超6000万元。令企业负责人意外的是,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该地块自合同签订完成到正式开工,仅3个工作日便完成《企业投资备案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的核发。
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管委会联合资源规划、招商等部门探索推进“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在企业土地报批阶段提前介入指导材料准备,推行“预审查+并联审批”流程,开工周期可由普遍的6至8个月压缩至“零等待”。
“恒冠项目的快速落地是‘拿地即开工’机制的生动实践,聚泉冷库、东来茉莉花茶、德诚黄金二期等项目也采用了这个模式。”该负责人说。
从坐等审批到主动服务,从碎片化办理到全链条集成,恒冠项目是政务服务提速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能的缩影。
围绕“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工作目标,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改革,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常态化开展“局长进窗口走流程”,全方位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不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编印福州县(市)区首个社会投资工业、房建及政府投资市政类报批服务指南和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报批服务指南,实现全类别项目报批服务指南的全覆盖和全流程闭环……
今年是福州新区批复设立十周年,福州新区如何展望未来?福州新区(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两区”融合的历史坐标上,将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闯创干”精神基因,破除“等政策、靠资源、要条件”思想藩篱,以时不我待的责任和担当,全力推进“全域新区、全域新城”的壮阔实践,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贡献。(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