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秋助学”火热进行 共同托举大爱航船
当下正是2025年“金秋助学”活动的申报阶段,活动对象为子女在校就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本科、专科)或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的我市在职职工。据了解,市本级及县级工会推荐结对对象截止时间为8月15日,有需要的职工可抓紧时间为子女申请。
让困难学子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今年,在助学形式上,泉州市总工会构建了“资金补助+勤工助学”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按困难程度与学段实行分类补助:“一般性慰问对象”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及中专可获6000元助学金,高中阶段2000元;纾困帮扶对象及在档困难职工子女相应标准提升至8000元和3000元。另一方面,开发适配性勤工助学岗位,为困难职工子女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岗位补贴最高可达4500元/月。
“一开始对着孩子说不出话,现在已经能带着20多个小朋友做手工,我从中找到了自信。”小张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此次他被安排到职工子女暑托班的相关岗位。从最初对着孩子们手足无措,到带着他们折出会跳的青蛙、剪出展翅的蝴蝶,目前他已独立承担手工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
就读于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陈,勤工助学岗位是福建中科光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操作员。从最初面对精密设备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能熟练完成生产机台的各项操作,他渐渐理解了“精准”二字对产品质量的意义。
据了解,针对困难职工子女对勤工助学岗位的需求,今年,泉州市总工会通过前期摸底调查,统计出35名大学生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意愿。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岗位诉求等情况,市县工会联系暑托班、工会驿站以及爱心企业等,帮助提供合适的助学岗位,按照每人每天不超过2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
涓涓细流汇成无疆大爱
有了工会的有力倡导,爱的力量不会孤单,社会各界力量持续不断地涌入,为助学活动注入更多新动能。市总工会创新倡导的“一日捐”“首月捐”,使爱心人人可为。干部职工捐出一天工资,受助学子捐出首月工资,甚至学习积分亦可转化为助学资金。朋友带朋友、家人带家人、父母带孩子……全社会爱心如百川归海,共同托举起“金秋助学”的大爱航船。
万龙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自2004年起参与助学,累计捐款超200万元,结对帮扶400余人次。更可贵的是,受其资助的职工子女沈菁,利用暑假期间加入公司工会的职工子女暑托班,以专业所长回馈更多职工子女——受助与助人之间,爱心完成了一次温暖循环。
泉州实验小学全体教职工自2018年始,累计捐资近10万元。历任校领导带头,近百名教师纷纷加入爱心接力队伍,将助学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血脉。石狮市阳光太太志愿者协会精准对接新业态、环卫等困难职工子女,捐赠逾50万元。泉州贤銮福利基金会十六载如一日,每年捐助,涓滴成河已达53万元。
爱心人士小王曾是结对帮扶的受助对象之一,工作后接过“爱心接力棒”,从去年开始,每年捐资5000元,为学弟学妹们铺就求学坦途。现在泉州某医院上班的陈女士,从高中到大一获“金秋助学”支持,如今已工作多年的她,连续六年每年捐赠3000元。
据了解,25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助学资金7000多万元;参加爱心捐款的单位、社会爱心人士3500个(次);截至目前,已帮助2万余人次困难学子圆大学梦,其中结对帮扶4500余人(次);近8000名受助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 龚翠玲 通讯员 李亮 王子凡 陈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