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出台公租房新政 多孩家庭优先换大房
近日,莆田市住建局出台《关于规范公共租赁住房房屋调换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提出系统性建立公租房房源动态调换机制,以满足公租房保障对象因家庭人口、代际关系和身体健康等原因产生的住房需求,让保障房资源更灵活地匹配家庭变化的需求。
公租房作为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旨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部分承租家庭因生育、子女成长、健康变化等原因产生“住房不匹配”问题,需要调整住房面积或位置。
《通知》明确规定了房源调配和房源互换两类公租房房源调换机制。其中,针对因家庭人口增减、健康变化等产生的刚性居住需求,《通知》明确了8类可申请情形,包括:因结婚、生育新增成员,未成年子女满10周岁需独立空间;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二级以上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或70周岁以上孤寡老人需低楼层;因工作地变动、子女就学、照顾老人等生活便利需求。申请需满足无欠租、无转租、房屋无损毁等条件,确保公平。同时,承租人可在双方自愿、无纠纷前提下申请互换房源,需入住满6个月、合同剩余期超3个月,并提供工作、就学等合理理由。
新政最受关注的是其鲜明的“生育友好”导向,将住房保障与生育支持直接挂钩,释放民生红利。新生育子女、抚养2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在调配选房时单列优先,对纳入常态化配租批次的,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予以优先选房,生育(或抚养)2个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配租中套或大套户型,解决“小房挤多人”困境。此举也标志着莆田住房保障政策向积极支持生育方向转型。
新政不仅关注需求匹配,更注重流程优化与风险防控。通过建立“动态轮候库+可配房源库”双库联动,打通“线上+线下”申请渠道,压缩审批时限,最快1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从申请到签约。构建“签约前联合查验+签约后动态监管+信息数据同步+1年内限申请”闭环机制,确保线上线下数据的及时一致性。严格审核公示程序,严防转租、空置等违规行为,确保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据悉,去年以来,莆田市已累计为21户多孩家庭、孤寡老人、肢体残疾等在保困难对象实施公租房房源调换。下一步,莆田市将加强部门政策协同,探索联动租金减免以及生育补贴、公积金等提升等消费刺激工具,形成“住房—生育—消费”的政策叠加效应。(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陈阳阳 通讯员 谢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