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转氨酶“正常”肝硬化却找上门 医生提醒

2025-07-29 12:10:37 来源:福州日报

转氨酶“正常”肝硬化却找上门

专家提醒: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守护肝脏健康

7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肝炎日,我国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旨在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及早发现和治疗肝炎患者。市民陈老伯年过七旬,他的遭遇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体检时他的转氨酶指标正常,近期因突然呕血被查出乙肝后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我检查肝功能时,转氨酶一直正常,怎么就突发肝硬化了呢?”陈老伯困惑地说。对此,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消化内科的孙莹主任提醒,转氨酶正常与否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状态,不可忽视定期检查和综合检查,应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守护肝脏健康。

“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加工厂’,很多生命所必需的物质都是由肝脏合成的。实际上,肝脏除了分解和合成多种物质外,还具有免疫、解毒和储血的功能。”孙莹介绍,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各种生化实验方法监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基本状况。肝功能化验单中,包括了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胆红素、胆汁酸等多项检查。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内容所代表的意思不尽相同,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才能综合判断肝脏是否出现问题。

“许多人误认为转氨酶就是肝功能,其实转氨酶是肝细胞里的一种具有代谢功能的酶而已,它在血液里出现,仅仅代表肝细胞受损伤,这些酶‘漏’到血液中了。”孙莹介绍,如果发现血液里转氨酶升高了,那就说明肝脏有损伤。但是转氨酶正常,并不能完全断定肝脏不存在损伤。

孙莹进一步介绍,肝细胞损伤,可以是猛烈的、广泛的损伤,也可以是小范围的、轻微的、渐进性的损伤。前者,可以出现转氨酶突然升得很高,多见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而后者转氨酶却不见得很高,甚至正常,长期的损伤可能已经把肝脏拖累到肝硬化,甚至发生了肝癌,这种情况在临床绝非少见。

陈老伯遇到的情况绝非个例,因为当肝脏受损严重,肝细胞所剩无几了,便没有酶会“漏”到血液当中,此时肝功能检查,转氨酶结果很有可能“正常”。这种情况多见于肝硬化晚期和肝衰竭患者,临床上,约有50%的肝硬化患者,转氨酶是“正常”的。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并且肝脏代偿能力强、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孙莹提醒,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肝功能结论,对于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有肝病家族史人群,除了肝功能检查,建议应完善彩超、CT、肝纤维化检查等。

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还没有开始抗病毒治疗,须坚持复查,监测肝功能变化,检测间隔时间一般不能大于半年;如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即使转氨酶恢复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自行停药,也需要定期做肝脏生化学、病毒学和影像学检查。

面对肝病的威胁,孙莹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且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减少酒精摄入,避免酗酒。因为酒精是公认的肝脏“杀手”,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速肝硬化和肝癌的进程。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因为健康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让肝脏长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远离发霉食物是守护肝脏的基本“功课”,因为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烈致癌物质,过量摄入会大大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促进肝功能恢复。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课”。

最后,定期体检尤其是针对肝功能的检查,是守护肝脏的核心“功课”。因为肝病发病隐匿,只有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够及时发现肝脏异常,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每6个月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病毒学、无创肝纤维化等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应及时启动治疗。(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马燕燕 叶小彬)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