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泳”动 漳州泳池经济持续升温
盛夏的漳州,热浪翻涌。近日,在专业训练基地里,青少年在教练指导下反复练习自由泳划手动作;在各大小区的游泳馆内,家长带着孩子套着卡通泳圈嬉水降温;在酒店、商场的游泳池里,聚满消暑的市民……跃动的水花间,游泳成为漳州市民消暑健身、青少年学习技能的好选择。
游泳馆成健身首选
随着暑期到来,泳池人气持续攀升。“6月以来,酒店游泳池日均接待约400人,周末峰值达700人。16时到19时为每天的高峰时段。我们也有提供游泳培训。课程集中在15时至21时,覆盖从青少年至成人的全年龄段,每天上课的人数有80到100人。”漳州佰翔圆山酒店温泉康体部经理邱灿华向记者展示着实时监控数据。
上周末,在壹品游泳健身(吾悦广场店),浅水区孩子们套着泳圈嬉戏,深水区泳者如鱼穿梭,救生员则在高台全程值守,现场秩序井然。“天气逐渐热起来,不少原本在健身馆健身的会员把有氧运动从跑步、跳绳换成了游泳。也就是说,将游泳作为核心训练项目,而非单纯消暑。”壹品游泳健身(吾悦广场店)教练张俊告诉记者,“暑假是每年游泳人数最多的时候。我们会定期更换泳池的水,也会提前对会员做出提醒,以免会员跑空。”
“游泳就是一项全身运动。”漳州市民林宇分享着他的转变,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周三次到健身馆游泳,配合私教制定的减脂计划,三个月已减重8公斤。随着各大游泳池客流量迎来高峰,像他这样的“健身转型者”不在少数,游泳运动正从传统消暑方式升级为市民健身首选。
游泳健身的人多了,配套服务也得跟得上。据了解,目前漳州市面上不少游泳场馆的更衣室里都配备了吹风机、智能储物柜等配套设施,淋浴区则有24小时恒温热水供应。这些细节设计让游泳体验全面升级。“为提升服务质量,在我们酒店的游泳池内,浴巾、棉签、吹风机等常用物品都是免费供应的。市民仅需携带泳衣等装备即可轻装上阵。”邱灿华介绍,漳州佰翔圆山酒店的游泳池还走出差异化路线,“游泳+温泉”的特色组合,让市民游完泳可直达温泉公园,体验游乐园、干蒸房、十二花语泉等28个特色泡池,既能享受运动快感,又能体验疗养式度假。
在追求体验感的同时,泳池还构筑了“隐形”健康屏障。“池水会先经过预处理,再通过四重净水工艺,其中含氯量、大肠杆菌、pH值等指标严格对标国际泳联标准。泳池底部的全自动清洁机器人每日定时作业,确保无死角除污;智能循环系统则对池水进行24小时自动过滤与消毒。”邱灿华进一步介绍道,室内泳池水温常年精准控制在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应对季节变化,确保舒适度。
游泳培训成热门项目
“请各位家长在等候区就座,不要跨越警戒线!”“小朋友们注意换气节奏,手臂要伸直!”7月4日9时左右,位于市区解放路的吉祥温泉健身会所已是人声鼎沸。场馆内的标准池分设教学区与自由活动区,20余名身着彩色泳衣的孩童在教练指导下练习蛙泳蹬腿;浅水区有不少家长带着幼童套着泳圈戏水,深水区则活跃着晨练的游泳爱好者。
“自6月底暑期班开课以来,我们场馆日均培训接待量在120人次左右,大班课1名教练带5至7名学生。”该游泳馆教学顾问、福建省游泳协会防溺水公益讲师团成员岳明向记者展示排课表,“主要分为大班课和私教课,上课时间为9时到20时。不过目前不论是初学班还是提高班,培训时段基本约满,仅剩零星名额,报名也已经排到8月中旬了。”
“注意身体平直!对,像小青蛙那样蹬腿!”在位于市区水仙大街的亨利泳池儿童教学区,郑教练正在纠正学员动作。记者发现,各大游泳培训机构普遍采用“陆上模仿+水中实践”教学模式。在岸边,教练带着孩子们做压腿、换气等基础训练;水中则通过“浮力棒辅助”“牵引绳练习”等渐进式教学。“现在家长观念转变很大。过去可能觉得孩子会游就行,现在普遍要求掌握标准泳姿和自救技能。从‘学会游泳’到‘安全终身’。”郑教练说。
如其所言,防溺水教育已成为游泳培训的重点。“去年孩子差点溺水,现在想来还后怕。”在鱼人游泳俱乐部(天利仁和馆),市民陈艺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节一对二私教课1600元,加上泳具装备,总投入超2000元。她告诉记者,“这个能让孩子掌握终身受益的生存技能很具性价比,这笔钱花得值。”记者随机采访后发现,家长选择游泳培训的考量呈现多元化趋势,有的家长看重“生存技能培养”,有的家长认为“锻炼心肺功能”,还有家长坦言“想让孩子少玩手机”。
“除了教授游泳技能,我们还会进行‘意外落水自救’‘抽筋处理’等情景模拟。”岳明强调,“我们会在学生学习期间配备浮板、背漂、袖漂等教学及安全用具,优化教学流程,确保教练视野覆盖每位学生;将跳水、踩水、漂浮等相关游泳自救技能融入教学中,并组织学生了解相关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引导学生‘见义智为’的救人思路,确保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基本自救技能。”(漳州融媒记者 王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