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一本家训与一个村落

2019-12-16 12:58:28 来源:福建日报
一本家训与一个村落
——读《土坑刘氏家规家训》
汤伏祥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近泉州泉港土坑村。别小看了这个村落,它不仅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2016年,村落中的19栋古大厝和5个环境要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么个小村落,是泉州市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遗址,是千年“海丝”聚落型遗存的典型代表,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港市遗址的缺环。其传承千年的家族式海洋贸易传统,在国内独树一帜。更让人赞叹的是,土坑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脉悠远。根据府志、县志和土坑谱牒记载,仅在清朝时期,土坑刘氏就有各种科举仕宦贤达70余人,其中考录举人13人,登榜进士5人,官至将军、翰林、都司、都尉、提督等。

    这样一个的小村落,有如此的斐然历史和人文炳炽。这其中固然有土坑人敢拼进取的因素,也与其家规家训的长期熏染不无关系的。土坑以刘姓居多,刘氏先祖刘宗孔于明初开基土坑。在明代,祖辈们就特别重视家规家训,注重家风传承;到了清康熙、雍正年间,更是修订族谱,形成具体的家规家训条文,并以谱牒形式加以强化。康熙十三年(1674年),邑庠生刘席珍订立家规家训10篇;时隔60年后,其子刘璋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续补15篇,共25篇4665个字。家规家训内容涵盖励志、尊师、勉学、修身、处世、养德、守成、为政、治家、慈爱、孝悌、婚恋等。今天我们见到的《土坑刘氏家规家训》(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就是其中全部内容的再次展现。

    《土坑刘氏家规家训》除了原原本本呈现这份有着三百多年历史传承的家规家训外,还对家规家训进行了点评,特别增加了关于土坑村的故事链接。这些故事来源于土坑村,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通过这一篇篇生动的乡村故事,读者似乎可以看出这个村为什么能有如此的辉煌过往,为什么会有如此超群的积淀。这似乎在写一个村落的历史,但透过这些,仿佛让读者明白了其中的传承——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文化基因,不仅融入了土坑刘氏家人的生活、情感,融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样,这种文化传承,也融入了我们今天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体验。我们今天,依然需要这些基因来充实我们的生活,来体验当下,传扬未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坑刘氏家规家训》,它既是家规家训的个体展示,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生动案例。它既是书写个体,也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整体体悟。

    《土坑刘氏家规家训》,是土坑村不断发展的记录,也是土坑人感恩先祖、先贤的记录。书中所写的都是“村事”,但“村事”犹如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仿佛看到了时代的变迁。“敬天祖”“务辛勤”“尚俭素”“尊高贤”“杜侈骄”等家规家训,在今天也一样需要我们去遵循的。“敬天祖”既是要我们去尊重祖先,尊重先人,同时也要我们遵循道法自然,遵循和谐共生。这体现了古人对上天、祖先的尊重,同时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价值引导。“务辛勤”“尊高贤”“尚俭素”“杜侈骄”等,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立命修身的信条。不管时代发生了如何变化,但这些沉淀在中华优秀文明中的强劲基因,正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

    地方的小文献,有时候虽然只是记录了一个乡村的历史,或者一个乡村某个方面的内容,但它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一个时代的真实呈现。通过一个个案,我仿佛看到了这个个案背后的隐喻。《土坑刘氏家规家训》仿如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