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环卫工藏书7000册怎么回事?环卫工为什么藏书7000册事件始末

2019-04-28 08:36:02 来源:红星新闻

“心在书中,死在书里”,这是四川内江57岁环卫工刘国成曾经在某书城的网名。他从中学时便热衷看书,随后40多年里不断买书,如今藏书已有7000多册,几乎挤占了家中大部分空间。

他眼中的这些“精神财富”,曾被妻子看成废纸一堆,劝他卖书换钱供儿子上大学,但他坚决不肯,仍是继续悄悄买书带回家中,至今如此。

如今,儿子工作了,妻子尽管偶尔还有怨言,但只能“随他去”。“我打算退休后开一个免费阅览室,把财富留给更多人。”刘国成表示。

这环卫工不一般!藏书7000册,曾花五千元买下清朝木刻本

↑刘国成在家中翻阅藏书

父母都是环卫工

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有钱就是大哥?我不得买账。”这个戴着600度近视眼镜的瘦老头子,穿一身灰色褂子,底气十足地说。

初见刘国成,是在内江老城区一个不起眼角落的公共厕所,旁边还有一个垃圾库。他的工作就是和其他两人轮流负责该公厕日常保洁和管理。工作空闲时,他一般摆一张独凳,在公厕旁的巷道坐一坐。

说话有底气,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拥有的财富,很多人没法比。他那不到70平方米的小两居,简直就是一大间书库:客厅内,两面墙靠墙处成了“书墙”,整整齐齐堆满书,分两层,最高处已近天花板。一间卧室也被书挤得像要爆出来,整面墙的书柜已塞满,靠窗处的书架上也满是书,连床头柜上的书都堆得高过窗户上沿。

这环卫工不一般!藏书7000册,曾花五千元买下清朝木刻本

↑刘国成在家中翻阅藏书,客厅“书墙”接近天花板

《秦史》《红楼梦》《医宗金鉴》1953年版《新华字典》……从文学、历史、哲学,到医学、艺术,种类繁杂,这些书都是刘国成40多年来的收藏。据他初略统计,家中藏书至少7000册,其中还有不少木刻本。

爱看书,但他并非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都是拉粪船的环卫工,读书时期,父母的艰辛让他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中学时期,他便经常买书看,那时喜欢看中外文学名著。1980年高中毕业时,他已存下中外文学名著六七百本。

可造化弄人,高中毕业时,因各种原因,他接了父母的班,也做起了环卫工作。尽管如此,刘国成喜欢看书的习惯没有改变。早些年,他经常看书到凌晨一两点,如今每天至少也要看书一个多小时。

“无钱读书,有钱淘书。”工作后,刘国成开始在旧书市场淘书,电脑普及后时而也在网上书城淘书。尤其是最近10多年,他淘下了目前家中所藏的大部分书。

网名从“心在书中,死在书里”到“书将”,刘国成信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在内江藏书界也算小有名气。“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他说,自己看书是“杂家”,什么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工具书,工具书能给自己正确的指导,让我少走弯路。”

这环卫工不一般!藏书7000册,曾花五千元买下清朝木刻本

↑刘国成在家中卧室整理藏书

儿子读大学学费不够

妻子劝他卖书换钱也不干

最近这些年,刘国成每个月淘书,都要花几百元到2000多不等。每月工资从几十元涨到三四千元的他,平均算下来,淘书花掉三分之一,剩下的交给妻子作为家用。最多的一次,是2005年花5000元买下一套62本清光绪年间木刻本《医宗金鉴》。当时钱不够,他还找朋友借了钱。

那年年底,妻子杨某得知他所在单位其他同事都拿了奖金,但他回家却说没有。一问才知道,他是拿去还债了,因为此前买书借了钱。“当时,为了这个事,她念了我大半年,认为我买了一堆废纸回去,不如买点好的衣服或吃的。”刘国成回忆说。

前往刘国成家中的日子,是他特意选的,因为这一天他的妻子到成都看儿子去了。

这环卫工不一般!藏书7000册,曾花五千元买下清朝木刻本

↑刘国成回望堆放在客厅的“书墙”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