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之父辞世,夏穗生个人资料照片,遗愿捐献眼角膜令人动容
夏老孙子签定捐献同意书
夏老捐出眼角膜
楚天都市报4月16日讯(记者陈媛)中国器官移植开创者夏穗生4月16日在同济医院辞世,享年95岁。夏老孙子于4月16日下午三点签定捐献同意书,遵从其遗愿捐献角膜。家属还代他捐款100万元,给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用于医学研究。目前,医务人员已取了夏老的眼角膜。
夏穗生教授签器官捐献志愿书
据悉,夏穗生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创者,被称为“中国器官移植之父”,是中国器官移植界的一面旗帜;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培养了中国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是他用130条狗打开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大门。本人于2013年签器官捐献志愿书。
【延伸阅读】
中国器官移植之父:他用130条狗打开了中国器官移植的大门
我们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如今在中国,每一年有几千人签署器官捐献协议,有上万人因为各种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还有更多的人因为这一技术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我们欣赏生命之花再次绽放的美丽,为那些重获新生的梦想而感动,也憧憬着医学发展的无限可能。然而,我们是否想过,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是如何萌发的?在开展动物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实验走向临床,成为21世纪的“医学之巅”?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他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创者,是中国器官移植界的一面旗帜;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培养了中国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是他用130条狗打开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大门。
时光东逝 但初心不改
1955年,国际上首先实施狗的同种异位肝脏移植实验。
无独有偶,1958年,大跃进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年轻的肝外科医生夏穗生受时代感召突发奇想,在狗身上实施肝移植实验。9月10日,夏穗生将一只狗的肝脏移植到另一只狗的右下腹,手术后这只狗存活了10个小时。当时,国内尚无其他医疗机构和外科医师听过肝移植手术,这是全国第一次尝试,也是对于肝脏移植的一次实验性探索,与国际医学发展不谋而合。
1963年,美国施行了世界首例人体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存活时间为7天。消息传出,世界外科学界深受鼓舞,这其中也包括了正步入不惑之年的夏穗生。夏穗生立即系统查询英文和德文的相关资料,隔年在《国外医学动态》第10期发表《肝外科进展》一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医学家以狗为实验对象开展肝移植实验和3例临床肝移植手术的情况,这也是国内首篇介绍原位肝移植技术的文章。
与此同时,不甘人后的夏穗生在国内开始着手准备实施狗的同种原位肝移植实验,探索肝移植的手术模式,为人体肝移植进入临床做准备。因为肝脏疾病一旦到了终末期,肝移植就是患者唯一的希望。
然而,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让这一计划搁浅。
时隔9年,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成立腹部外科研究所(现器官移植研究所),以夏穗生为组长,杨冠群为副组长,包括组员朱文慧、刘敦贵和汪素兰的肝移植小组,历年4年多时间,开始了130条狗的肝移植实验,98次预备分解实验,他对于肝移植的执念终于变成现实。他迈出的这坚实一步,揭开了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序幕。
那么,4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做了什么?克服了哪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