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局地最高温满20减10是什么梗?未来几天全国天气状况如何详情介绍

2019-03-28 22:46:09 来源:经济日报

没等好好享受几天春日里的阳光明媚,冷空气又来了!

本周后期,将有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为南北方带来明显降温,京津冀等地气温直接“打对折”,南方大部又遭阴雨绵绵,回暖艰难的各地将在寒冷中步入4月。

都说“春暖花开”,怎么到了春天还老是突然降温?别急!且听小编慢慢说——

冷空气又来?有多冷?

第一股冷空气在3月27日至28日已先期到达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多地最高气温遭“腰斩”,像是北京、河北、天津、山东等地,最高气温纷纷出现10℃左右降幅。

与此同时,冷空气还遇上暖湿气流,为江南北部带来一次强降水过程。其中,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一带,局地出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29日起,第二股实力更强的冷空气将无缝衔接,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最高气温满20减10。降温过后,气温也难以立刻回升,低温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本周末。

预计在此轮冷空气影响下,江南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像是浙江、江西和湖南等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最高气温多会降至15℃上下,较常年同期气温由偏高转为偏低。

此外,在暖湿气流影响下,南方大部阴雨持续,雨量以小到中雨为主,虽然雨量不大,但体感温度将更低。天气湿冷,公众还需注意祛湿保暖。预计4月1至4日,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明显回升。

刚回暖又骤冷,是倒春寒吗?

暖风拂面的春日,往往一夜转寒,公众常常把这种现象俗称为倒春寒。在气象学上,倒春寒则有着严格的定义,它是指初春(一般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并常伴有连阴雨的天气现象。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常因为冷空气的侵入,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一定危害,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一些影响,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就成为倒春寒。

当然,只有入春后才会发生倒春寒,因为春季正是盛行风由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时期,期间常有从西北地区而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遇,气温起伏较大。当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时,出现大规模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该如何应对?

春季天气转暖,人体自身的抗寒和抗病能力下降,温度骤降更容易引发4类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和麻疹等呼吸系统传染病。

春捂秋冻,气温变化剧烈,公众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防风保暖;同时可以多吃葱姜蒜,以及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宜多食高热量食物。尽管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大家仍需要多关心天气变化,留意每日天气预报,以便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冻死。

以早稻为例:当日平均气温在11℃或11℃以下,连阴雨达3至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时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

农谚常说:“春天的天气,孩儿面”,春日天气多变,时暖时冷,更要抓住天气演变过程中的“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气象专家提醒,农户及相关部门需持续关注倒春寒发生规律,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农田小气候条件。对早稻秧田进行科学排灌,在倒春寒来临时开展深水护秧,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等方式,调节秧田水热状况。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采取温室蒸汽或无土育秧,使整个早稻育秧过程完全在人工控制下,保证培育适龄壮秧。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