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玉扣纸:蔡伦怎么造纸,我们就怎么造
胡铖将湿纸刷在焙壁上烘干。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福建宁化盛产土纸,其上品称玉扣纸,是宁化一种传统手工造纸。在治平畲族乡茜坑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扣纸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胡铖和父亲胡兰山经营着宁化仅存的一家玉扣纸手工作坊——茜坑胡家纸寮。
砍料、浸塘、剥青、踏竹麻、捞纸浆、焙纸……胡家的玉扣纸仍然沿用东汉蔡伦的造纸术,制作工序达28道。“蔡伦怎么造纸,我们就怎么造。”胡兰山今年72岁,自16岁开始造纸,有着半个多世纪的造纸经验。1993年以来,胡铖一直跟随父亲和村民刘振文学习造纸术。
纸寮开工至少需要10名工人。在造纸工序中,捞纸浆,也叫抄纸,是核心环节,纸的均匀、厚薄全靠手感和经验,熟练工每小时可捞纸200多张。站在一个盛满米白色液体的水池前,胡兰山扛头、胡铖扛尾,父子俩合力操纵着一个长方形木框,迅速将木框平铺在水面上,左右荡漾一下后取出,此时框内的竹帘上已铺上一层白色纸浆。待水稍落后,两人从木框中快速取出竹帘,转身将帘上纸浆倒扣在旁边的木板上,轻轻地揭起帘子,便分离出一张湿纸。
湿纸在木板上一层层叠起,叠至三坨纸、大约700张时,有着30多年造纸经验的巫锡玉、陈友光便开始榨纸。榨干水的湿纸黏在一起,不易分开,陈友光便用钳子从纸头处一张张钳开,巫锡玉则将纸一叠叠牵起,两人配合默契,动作一气呵成。
焙房的焙壁原是两排水泥板,现改为铁质焙壁。有着40多年焙纸经验的胡兰金、胡兰梅手持松毛刷,快速地将一张张湿纸刷在焙壁上。
鼎盛时期,玉扣纸是治平最大的产业,全乡现有纸寮遗址遗迹240多处。胡兰山和弟弟胡兰煌上世纪80年代接管父亲的造纸作坊。“每年开春砍竹麻时,客户就先将订金送到家里来了。纸一焙干,就被一抢而空。”胡兰山说,茜坑村当年“家家设槽,户户以抄纸为业”。
但受现代工业的冲击,手工造纸市场日益萎缩。2003年至2008年,宁化手工造纸业基本停工。2009年至今,宁化只有胡家纸寮在勉强维持。更让胡铖担忧的是玉扣纸制作工艺的传承。长期以来,玉扣纸制作工艺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由于玉扣纸生产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资收入低,年轻人不愿学,造纸团队也进入老年化。
尽管家里堆着一人高的玉扣纸,仍要为销路发愁,但胡铖看到了新希望。2019年3月,玉扣纸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茜坑胡家纸寮被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确定为玉扣纸制作工艺传习所;治平畲族乡举办传统技艺培训班,培养年轻一代的玉扣纸生产和管理人才;宁化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玉扣纸体验馆走进学校……
“做一张好纸、找一条销路、建一个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治平畲族乡党委书记雷海明表示,目前正积极实施“七个一”项目,助力畲乡玉扣纸产业的传承与发展,让宁化造纸术重焕生机。(刘丰 赖全平 余链)
胡铖与妻子刘清香在剥竹麻。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胡兰山(右)与儿子胡铖交流玉扣纸制作技艺。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胡兰山清点纸张。 新华网发(赖全平摄)
胡兰山望着积压的玉扣纸为销路发愁。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巫锡玉(右)、陈友光(左)将黏在一起的湿纸分离。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用玉扣纸印刷的清代族谱保存完好。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
当地小学生体验玉扣纸制作工艺。 新华网发(赖全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