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三明:建美丽乡村 留美丽乡愁

2022-06-22 20:49:02 来源:福建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上月底,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乡村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样。

仲夏时节,万木葱茏。20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三明市召开。参会代表走进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三元区列西街道小蕉村,实地考察三明乡村建设推进情况。其间,三明“156”乡村建设机制受到不少参会代表的关注。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三明探索创新“156”乡村建设机制,即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实施5项机制,培育创建6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促进乡村迸发新活力。

微改造 原生态

雨后,金溪水面薄雾氤氲,青山雾气缭绕。走进常口村,干净整洁的农房错落有致,常上湖沿岸、常兴湖步道上村民漫步。初到常口村,不少人都会对这个充满绿意的美丽村庄留下深刻印象。

谁能想到,曾经的常口村却是一个“三无村”。20世纪90年代,常口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盏路灯,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穷怕了的村民还想过“卖山”。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指引,让村民作出了正确决定。村子不搞大拆大建,不改变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地理脉络,形成了村中有园、园中有水、水中有花的园林式村庄。”时任常口村党支部书记、现任高唐镇副镇长的张林顺说。

步入擂茶文化街,沿街农房前花圃鲜花盛放,屋后石桌石凳供村民放松。在邱彩立家的庭院,复古擂茶器具陈列其中,游客可现场体验擂茶制作工艺;走进孙桂英家的庭院,“一山一水一池一木”的布局,让自然风光与人居环境完美融合……

这些都是常口村“微改造”的成果。常口村结合乡土特色改造提升村庄风貌,以小投入在村民房前屋后打造花圃、花箱、凉亭等景观。今年初以来,高唐镇投入30万元,在常口村改造提升6家“美丽庭院”示范户,以此带动更多村民改善村庄环境。

常口村的“蝶变”是三明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针对乡村建设“同质化、城市化”“大拆大建”等问题,三明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重整治 环境好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深入,广袤乡村演绎精彩蝶变。让常口村村民孙桂英记忆犹新的是前几年的厕所改造。“以前都是旱厕,建在房屋外,一头连着猪圈。如今,常口村每家每户都配备了可冲水卫生间。”

这些年,常口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在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里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铺设柏油马路,加强农村风貌管控,完成房屋立面改造100幢,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张林顺说,常口还大力推广以气代柴,安装太阳能路灯,促进节能减排。

除了夯实农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常口村还在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完善党群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和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游泳池、初心书屋、儿童户外公园、议事凉亭……村民的日常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得到满足。“在常口生活,跟城里一样舒服。”如今,邱彩立幸福得不愿进城。

像邱彩立一样幸福感得到巨大提升的三明市市民不在少数,这离不开三明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形成“一把手”推进、规划先导、农房建设管控、共建共享、党建引领5个长效机制,推进农村迈向现代化。

为解决“九龙治水”问题,三明建立健全“一把手”工作推进机制,配套建立“1+X”协商和联席机制,有效保障乡村建设稳步推进;针对“多规冲突”问题,三明注重编制“村民看得懂、政府用得上”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使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针对“有新房没新村”难题,三明建立健全“两统筹、两统管”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创新推行县乡村三级“房长制”,全面提升农村风貌管控水平……

有特色 留乡愁

距离三明市区仅10公里的三元区小蕉村,溪水绕村,水车慢转。宽敞的石板道两侧鲜花绽放,与环抱村庄的绿树相映成趣。而在10多年前,小蕉村和很多村庄一样,设施老旧,道路泥泞。

转变始于2011年。小蕉村以“保持原生态乡土气息山地自然村落”为设计理念,明确“城郊型农村”定位,通过村企合力规划设计“蕉岭古街”,兼顾“城”的品质、“乡”的气息,打造城郊乡村生活综合体。

现在,小蕉村每年吸引30批次创客、艺术家等群体来村里学习、创作,吸引游客2.1万人次。

小蕉村是三明建设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面对千差万别的村庄实际,三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对全市1736个村庄分类规划,培育创建文化传承型、产业融合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整村迁建型、保护开发型等6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俞邦村,依托“沙县小吃第一村”品牌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融合型美丽乡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凭借39座明清典型古建筑,打造蔡氏名人馆和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因地制宜,让乡村留住乡愁,更富魅力。

一个理念、五项机制、六种模式,三明正让“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乡村图景跃进现实。

本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赖虹敏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