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南平:民资助学放光彩 提升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021-09-05 09:17:32 来源:东南网

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成立教育事业促进会,提升农村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民资助学放光彩

东南网9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赖昊拓 通讯员 詹国兵)今年中考,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偏远山区的巨口中学,在全市151所中学中取得了平均分、及格率第五名,优秀率第四名的好成绩,三项比率在延平区均拔得头筹。这份令人欣慰的答卷背后,是巨口民间力量10年的默默耕耘。

政府搭桥 解决教育资金问题

“20年前学校的中考成绩长期处于全区‘吊车尾’状态,2003年甚至没有一个人考上市重点高中。”兼任巨口中学、小学校长的吴桂增告诉记者,巨口乡是延平区最偏远的乡镇,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乡80%的村民外出创业,随迁子女大多就读于城区学校,仅有部分孩子留守山乡。随着中小学生源逐年萎缩,优秀师资也日渐匮乏,造成教师不安心、家长不放心、学生没信心的现象。

面对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巨口乡党委、乡政府决定为民间助学牵线搭桥,着力解决办教育的“钱袋子”问题。2010年11月3日,乡政府捐赠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巨口乡教育事业促进会,倡导并组织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随着广大校友、乡贤、爱心人士广泛响应,一条边远乡镇教育振兴之路的探索也由此开始。

据巨口乡教育事业促进会会长陈明松介绍,促进会以募集的资金主体成立教育基金,借由促进会成员开展生产经营,每年产生的利息用于资助奖励巨口乡师生,经过多批募集,基金总额已达230万元。“会长、秘书长、校长为基金管理的常设人员,注重评估利息回收的稳定性,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资金的所有来源与去向都进行了审查备案。”陈明松说。

此外,促进会还发挥社会影响力,帮助学校解决缺编、代课、专项基建款募集等困难。目前,促进会获得捐赠总价值383万元,来自工商界、教育界等领域的乡贤校友也借由促进会加强了联系,在家乡和学校引领起爱国爱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促进会仅做了资金保障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如今的成绩主要来源于巨口师生们的努力。”陈明松谦虚地说。

普惠补贴 让老师安心家长放心

来到群山环抱的巨口中学,初三班班长林斯睿正在操场上跳绳。林斯睿告诉记者,他从福州市区的一所小学毕业后,在省外工作的父母让他回到了家乡巨口中学就读。如今,林斯睿不仅省下了在城市就读不菲的费用,还因连续两年成绩位列班级第一,获得了奖学金。

“像斯睿这样的外部回流学生,上学年已增长到18个。”吴桂增介绍道,促进会每学年都会给各班级成绩前三的学生各300元奖学金,升入重点高中、大学还给予5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虽然金额不大,但引导了校园内积极向学的风气。此外,过去学校中的部分建档立卡贫困生,也能得到每年500元~2000元的资助。

奖学金鼓励山乡的孩子们前往更广阔的世界,而补贴则为教师们拴心留人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会为巨口小学、中学的所有老师提供普惠性补贴,依照教学强度的不同,每年九年级毕业班教师能增收近万元,小学、初中非毕业班教师也能获得2000元~4000元不等的额外收入。

“巨口乡对教育的重视实实在在着眼于教师的利益,我从促进会获得的补贴平均每年有七八千元。”语文教师邱建雄表示,加上补贴,他甚至能获得超过原先所在城区中学的收入。坚实的经济保障,让他和妻子王丽华老师在巨口一待就是多年。

目前,促进会共发放教师补贴约47万元,学生奖学金约43万元。一批如邱建雄这样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引入,不仅让巨口乡留守学子有了充实的课余生活,也改变了考风不端、沉迷网络等痼疾。“振兴家乡的教育是巨口人的共同心愿,感谢师生们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守护,让它逐步成为现实。”展望学校的未来,吴桂增信心满满。

巨口乡的教育进步,让走出乡村的学生陆续回流,附近乡镇学生都慕名而来,去年18名学生回乡,今年开学已有中小学生26人回流。“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发展。巨口乡经过这几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民间草根力量助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巨口乡党委书记胡玉贵说。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