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项目示范段5月1日试开园
2019-04-28 09:42:30 来源:闽南日报
永兴桥连接水乡两岸
漳州城投集团总工程师 林美凤:
让水乡“自由呼吸” 根据九十九湾河道蓝线、两岸绿线要求,闽南水乡示范段按照漳州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整合了水利、生态、休闲三大功能,突出自然生态特色,建设生态驳岸,做好水系文章,塑造滨水休闲游憩空间,为市民创造易于近水、亲水的宜人环境。突出海绵城市理念,滨水景观工程坚持“渗、蓄、滞、净、透、排”六原则,采用下凹式绿地、生态湿地绿岛、生态草沟等措施,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生态空间,发挥河道自身水循环功能,让水乡“自由呼吸”。漳州“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我们在此种植了桂花、朴树、秋枫、凤凰木、木棉、美人蕉等原有本土花草树木和水生植物,里头还种植一些龙眼、杨桃、石榴、莲雾、芦柑、杨梅等本土瓜果,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
闽南水乡项目负责人 蔡松浩:
“建新如旧”展风貌每一座城市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其中,建筑所承担的责任,除了满足民众基础住宿、遮挡、商用等需求外,更需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闽南水乡示范段从设计到施工坚持“建新如旧”,“砖头、木头、石头”大部分都是“老旧材料”,比如使用的地铺石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单条石就用了7万米,其中最长一块条石有7米;施工工艺坚持传统技法,把闽南特有马鞍脊、燕尾脊、彩绘剪粘、万字纹等建筑风格重新集中展现出来,把闽南特有民间大厝、景观小品、民俗摆件、水乡游船等搬进来,随处可见按照古建筑营造技艺被安装上去的石柱、石鼓、梁枋等老材料,更有石桌、石臼、石磨等富于闽南特色的元素被点缀其间,再现闽南水乡历史风貌。五座古厝更是以陈元光故居、蔡竹禅故居、长泰升厝、湘桥大夫第等漳州各地知名古厝为原型,旨在展现传承当地历史文脉。
(本组文图由杨志慧 李杰 采写/拍摄)
参与评论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所有评论
无